參考答案
【明報專訊】(1)秦國提出以城易璧的請求,讓趙國陷入了兩難局面。如果答應秦國的要求,秦國得到璧玉後,很大可能會反悔?約,趙國失去璧玉又沒有得到城池。(1分)如果拒絕秦國的要求,秦國很大可能藉此攻打趙國。(1分)
(2)作者沒有直接介紹藺相如,而是通過宦官令繆賢介紹相如登場。這種處理方法,有助間接刻劃相如審時度勢和機智過人的特點(1分),並鋪墊下文相如為趙國分析與秦國交涉一事。(1分)
(3)C
(4)作者第一段交代廉、藺之背景,目的在於扼要介紹二人的出身。廉頗為趙國立下軍功,以勇武聞名於各國,在趙國身居高位。相反,相如出身寒微,只是一名宦官令的食客。由此可見,二人出身有極大差距。(2分)
作者這樣安排,乃為「澠池之會」後的將相不和埋下伏線。在澠池之會後,相如後來居上,其官位更在廉頗之上。在廉頗眼中,相如只是逞口舌之能而身居要位,因此看不起他,並希望公開羞辱他。(2分)
(5)廉頗的優點是深謀遠慮。(1分)在澠池之會前,他為了防範趙王被秦王挾持,於是和趙王定下三十日之約。如果三十日趙王不回來,就會另立新君,不讓秦國的奸計得逞。(1分)
至於他的缺點就是器量狹小。(1分)在澠池之會後,藺相如獲拜為上卿,地位在他之上。廉頗看不起出身寒微的相如,也看不起相如的功勞,於是棄國家大事於不顧,試圖找機會羞辱相如,造成將相不和的局面。(1分)
(6)甲的內容由秦王說出,這句說話反映他深謀遠慮。他知道相如已經把和氏璧運走,雖然心中憤怒,但明白殺死相如亦無補於事,又為免和趙國交惡,決定放走相如。(2分)
乙的內容由廉頗說出,這句說話反映他器量狹小,由於廉頗看不起出身寒微的藺相如,也看不起相如的功勞,於是他想找機會羞辱相如,因私廢公,置國家大事於不顧。(2分)
[語文同樂 2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