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婦當暫代媽媽﹕照顧寄養B比湊孫更多
【明報專訊】有人選擇退休後安享晚年,張氏夫婦卻選擇「退而不休」,並登記成為緊急寄養家庭,自資添購用品照顧手抱嬰兒。視自己為「暫代媽媽」的張太慨嘆,現今家庭觀念薄弱,而需緊急寄養服務的兒童,「他們不可選擇家庭來出生,又不懂表達,來到要更加愛他們」。張太試過通宵達旦照顧患病的嬰兒,直至社工勸喻才肯回家稍事休息,期望未來日子可繼續任「家長」,亦鼓勵更多人投入寄養家長行列。
緊急寄養 助父母去世入獄家庭
2005年起,張太擔任普通寄養家庭家長,至2014年轉為緊急寄養家庭家長,照顧父母因急病入院、去世、入獄、離異等有緊急寄養需要的兒童,並專門照顧初生嬰兒,至今已照顧10名嬰兒。年屆65歲的她,希望在能力所及下繼續當「媽媽」,與70歲老伴一起重拾初為父母的那份喜悅。
童年對張太影響深遠,半世紀以前,其母為生計需長時間工作,夜晚才回家。她自小在胞姊照顧下成長,其後亦曾照顧胞弟,「以前生活艱難,有人出500元想買我家姐,母親說,無論多麼辛苦都要把姊、弟、妹留在身邊」,塵封的往事令她不禁感慨這一代家庭觀念薄弱,不少「屋企無法配合照顧嬰兒,連父母都居無定所」。
不過,她亦體諒不同家庭的難處,部分家長亦是迫不得已才求助,因此她視自己為「暫代媽媽」,「他們不可選擇家庭來出生,又不懂表達,來到要更加愛他們」,笑言照顧他們比湊孫更多,「孫兒有什麼不足,有家人補充,但他們(寄養嬰兒)什麼都沒有」。
她憶述,一名經常發燒的初生嬰兒,有次正值周日時腹瀉,她與嬰兒在下午趕到公立醫院急症室,輪候逾8小時,其後需要留院,「家人來不到,我怎走?真的日以繼夜,自己都好累」,當時社工怕她生病,勸她回家休息,但她堅持等嬰兒家人來到才離開,擔心嬰兒被忽略,她略帶緊張說「嬰兒肚屙,不知何時再屙,我在的時間就可隨時換片」。通宵達旦後回家僅休息3小時,又趕回醫院。
她早前透過香港家庭福利會參加緊急寄養家庭計劃,每月有共約9800元津貼及服務獎勵金。除日常開支外,她早年自費逾千元購買嬰兒車、奶嘴探熱針,亦善用育嬰心得。曾有嬰兒哭得淒厲,就像快要窒息,「最初見到我就哭,我多點惜他,讓他知道這個姨姨很友善」。她分析,嬰兒大哭可能是因對周邊環境陌生,「每天說『早晨呀,你起H了?』,感受到愛時,他也會主動攬返你」,認為即使是初生嬰兒,也會懂得回應成人的關懷。她期望,未來有更多有心家庭加入寄養家長行列,以行動回饋社會。
明報記者葉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