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華:直資為減學習差異 稱部分華小Band 2生英語學習失信心
【明報專訊】擬轉直資的香港華仁書院(港華)昨在網頁上載進一步資料,稱轉直資能解決日漸嚴重的學習差異問題。校長蘇英麟回應本報時解釋,部分由其直屬番禺會所華仁小學(華小)升讀該校的第二組別學生,接受英語教學時程度不逮、失信心,讀其他學校可能更適合,又承認有考慮英中落車危機。他並重申,盼透過轉直資取錄更多基層學生。
華小在網頁回應轉直資是否有違「有教無類」辦學理念時說,現有津貼模式談不上是有教無類,在2015學年,港華136名中一生中,華小畢業生佔79個、自行收生佔43個,餘下14個來自統一派位,3個類別學生入讀港華的機會可以差距很大,轉直資則可令入學機會更均等。
25%學費收入資助學生
校方表示,在2015學年,少於1%學生來自綜援家庭、僅4%學生合乎全額書簿津貼的申請資格;該校2016年的統計亦顯示,全校有86%學生家庭月入高於全港中位數。校方強調轉制直資是為收取更多基層學生,政府要求直資校分配10%學費收入作為學費減免和獎助學金,該校則計劃撥出25%資助學生交學費及學習支出,均用於有經濟需要學生身上,不包括獎學金;受助學生若家庭經濟狀G不變,將獲6年資助。
認有考慮英中落車危機
蘇表示,升中學生減少,上移錯配(即Band2學生入讀Band1中學)情G值得關注,被問到是否擔心因學生質素下降致學校「落車」,他說當學生學習差異達到某一個程度,確會出現有關危機,需通盤考慮,但強調同時考慮資源、學生學習差異等問題。他說現時華小生只要成績屬第一及第二組別,港華便會取錄,「Band2尾都要收晒」,這些學生在港華接受英語教學,追得吃力,影響心理和成長,「可能付出很多努力,但每次收成績表都受打擊,他們讀第二間適合自己的學校,可能更有自信」。
他又稱,不同水平學生一起學習有裨益,但需維持合適範圍,如差距太大,學校為落後學生「保底」也不能解決問題。他補充,華小近年提升水平,初步傾向轉直資後仍預留一定學額予華小。
初步傾向預留部分學額予華小
蘇又表示,不希望轉制直資後令基層學生卻步,有人擔心清貧學生會感自卑,富裕學生會自負,但此非正確價值觀,學校會教導受惠於獎助學金的學生感恩,「每人都需要幫助,受助並不羞恥,受助後可幫其他人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