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漢謝洪鎮的化武慘案,西方矛頭直指巴沙爾政府,甚至懷疑俄羅斯也有份,克宮則堅稱只是意外命中恐怖分子的化武庫。西方說法的疑點在於,政府軍現時形勢大好,是否需要出動化武?英國前駐敘利亞大使福特(Peter Ford)就稱,巴沙爾並非瘋子,很清楚特朗普在製造有利自己的橄欖枝,亦深知使用化武會產生不良後果。不過,有專家認為,在兵疲馬困和攻城艱難下,巴沙爾也不是完全沒有使用化武的誘因。 內戰佔上風惟進展緩慢 在俄羅斯協助下,敘利亞政府軍自2015年以來逐漸收復失地,雖佔上風卻進展緩慢。長期觀察敘利亞的俄克拉荷馬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蘭德斯(Joshua Landis)便稱,政府軍現已陷於兵疲困乏,為了速戰速決,化武或許是欠缺其他手段下的具吸引力選項。他以美國二戰末段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為比喻,指以極端手段攻擊沒有軍事價值的地點,足以產生震懾效果。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部門研究所(RUSI)高級研究員喬希(Shashank Joshi)則認為,白宮此前指巴沙爾的統治是「我們需要接受的政治現實」,或令巴沙爾錯誤以為這時候發動化武襲擊招至的報復風險下降。他指出,巴沙爾看似在全國範圍和戰略上取得進展,實際上他在地方層面頗見掙扎,故可能促使他使用「恐怖戰術」迫使對手屈服。(衛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