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回我們一起看過西西有趣的動物詩,但西西筆下有趣的不止詩和小說,她寫的散文也十分獨特。這回比較特別,不止探討香港文學,同時衝出香港,帶來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作品,而主角就是羊,看看二人如何書寫可愛的羊咩咩吧!
■西西
引文一
對於天山的風景,我們感到失望,天池是一座水庫,但環境遭受污染的程度,令我們沮喪:到處是故意摔破的玻璃瓶,花襯衫的遊民提蚆n浪襲人的收音機。或者,關於天山,我們其實又認識多少呢?我們不過到達天池旁邊的一個小角落,看見的也只是供遊客駐足一陣的名勝,我們可曾攀過雪線,自己去尋找天山冰潔的雪蓮?
為了尋求更豐盛的草原,羊們攀到了山的極高處,當我們抬頭仰望,山坡上的動物,竟是我們心目中柔弱的羊嗎?天池的水寒澈入骨,天池的風涼冷如冰,帶備衣衫來的人紛紛披上了風衣或毛線衣。山坡上的羊沒有加衣,在這充滿荊棘的世界上,牠們不必穿戴甲冑,不必練就一身銅皮鐵骨,但見牠們搖搖擺擺、晃晃蕩蕩,以一個個軟綿綿的身軀,在芒刺間悠然步行,安然度過。
——西西:〈羊吃草〉,《羊吃草?西西集》,香港:中華書局,2012年,頁32。
◆解說
羊在許多人,包括西西心目中,都是柔弱的,軟綿綿的,但事實又是否如此?文章談到,牛、馬等吃的都是長在地面的軟嫩短草,羊所吃的卻是多刺的植物,牠們甚至會從容地走在滿佈芒刺的草叢中,從不畏懼退縮。另外,在寒冷天氣堙A羊們仍會如常結伴攀登高山,可見牠們並不如人們所想的柔弱。
〈羊吃草〉討論的,是想像與現實的差距。我們對羊的印象和現實中的羊,原來相距甚遠。作者繼而想到,自己到天山旅遊時所看到的,不過是天山的一小部分,它的全貌卻無法瞧見。這亦是在叩問旅行的本質,作為旅客,我們會否嘗試在旅途中深入了解一個地方?抑或只想在旅遊景點前拍張照片走馬看花?
羊提醒了作者,對事物的了解不應只停留在刻板印象這層次,我們該像羊般,不怕困難,向更高更遠的地方進發。唯其如此,我們才得以開闊自己的眼光,看到更廣袤的世界。
?作者簡介
西西(1938-),香港作家。對她而言,寫作是一種遊戲。除了積極開拓寫作的可能性外,她的文字風格亦是調皮鬼馬,有「頑童體」之稱。然而,淺白語言中,卻往往帶出深刻的意涵。重要著作包括《我城》、《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哀悼乳房》等。
■村上春樹
引文二 (因篇幅過長而有所刪節)
男人說。「關於羊,你知道多少?」
「等於一無所知,我學的是幾乎毫無用處的專門知識。」
「盡你所知的告訴我好了。」
「偶蹄目、草食、群居性。應該是在明治初期輸入日本的,用為羊毛和肉食。差不多是這些吧!」
「你說得對。」男人說。「只是細節需要修正。羊之輸入日本不是在明治初期,而是安政年間,在那之前,如你所言,日本沒有羊的存在。也有平安時代從中國進口之說,縱然是事實也好,其後羊卻絕種了。因此在明治以前,幾乎所有日本人都沒見過一種叫羊的動物,也無從了解……
「即使到了今天,日本人對羊的意識一樣低得嚇人。一言蔽之,從歷史來看,羊這種動物在生活層面上,從來不曾跟日本人相關過。羊在國家層面上,從美國輸入日本,培養,然後遺棄掉,那就是羊……
「當然,我不是企圖向你講述有關日本近代的空洞性。我想說的是,在幕府以前,日本恐怕一隻羊也不存在的事,以及在那以後輸入的羊,每一隻都受到政府嚴格檢查這兩點。這兩點意味茪偵礡H」
那是對我所發的問題。
「即是日本存在的羊種完全被掌握之意。」
「沒錯。加上羊和競賽馬一樣,目的是為了配種,在日本的羊,幾乎可以簡單地追溯到幾代以前。換句話說,牠是徹底被管理的動物,至於異種交配也完全可檢查出來。沒有進口走私,因為沒有好事者特意走私羊……」男人說。「現在,希望你再仔細看一次照片。」
……
「請看前排右邊起第三隻羊。」
……
「這次知道了什麼?」男人問。
「種類不同。」我說。
「不錯,除了右邊第三隻羊外,其他的全是普通的沙福克種。只有那隻不一樣,牠比沙福克矮胖得多,毛色也不同,臉也不黑,予人強壯之感。我把照片拿給好幾名綿羊專家看過,他們提出的結論是,這種羊在日本不存在,恐怕全世界也找不到。所以,你現在看的是一隻不可能存在的羊。」
我拿茤韙j鏡,再一次觀察右邊第三隻羊。仔細一看,背部中央一帶有塊咖啡淌出似的淺色污漬,由於非常模糊不鮮明,看起來像是菲林的傷痕,也像是眼睛造成的錯覺。或許悛漲酗H在那隻羊背上淌了咖啡也不一定。
「不是污漬。」男人說。「那是星形斑紋……」
——村上春樹:《尋羊的冒險》(上),香港:博益出版,1992年,頁159至162。
◆解說
在小說中,主角「我」為保自己公司,半逼半就地踏上尋星形斑紋羊之旅,平凡的「我」和女友從東京來到北海道的深山,過程中羊沒有出現,出現的卻是故友,以及一段傷感的歷史。
若西西說現實與想像,那村上春樹說的就是一種追尋。在小說中,「我」本來是個孤獨的凡人,與妻子離婚、朋友車禍喪生、伙伴失去下落,失去很多東西,又被迫要踏上追尋之旅,追尋一隻不存在的羊,就像人生中追求的夢想看起來往往都是虛無縹緲。然而在過程中,我們卻能逐步找到自我,例如自己的堅持、限制,更甚因在途中碰上的過客而留下的美麗回憶,讓這趟旅程顯得無憾難忘。
?作者簡介
村上春樹(1949-),日本小說家。熱愛翻譯和寫作,29歲發表處女作小說《聽風的歌》,38歲發表《挪威的森林》,旋即在日本捲起「村上現象」,筆法受歐美風格影響,筆調輕盈,少有其他日本作家的陰沉風格。重要著作包括《海邊的卡夫卡》、《國境之南 太陽之西》、《1Q84》等。
(文學動物GO!x 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
文:黃妙妍、梁柱鍇
圖:Rene Mansi@iStockphoto、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2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