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當俸祿追不上通脹
[2017.03.17] 發表
【明報專訊】現時公務員體制以通脹作為調薪指標之一,也正因去年公務員加薪高於通脹,而私人機構加薪卻追不上通脹,才會引發「離地」爭議。
明代的「離地」則相反,明初已成定制的俸祿本不算低,朱元璋便說「將所得俸祿養家,盡自有餘」;但後來經濟發展蓬勃,朝廷又濫發鈔票,貨幣大幅貶值,官員實際所得大跌,導致清官生活極艱,縱如曾任內閣首輔(最高官位)的李東陽,死時連治喪也不夠錢。
這是近古東方政權對商業極不敏感的結果。同樣情况也出現在日本德川時代,經濟暢旺下地位低的商人富有但地位高的武士收入卻愈來愈低,大量武士被迫放棄地位謀生,幕府體制逐漸崩潰。中下級武士後來更成為反德川幕府的主力。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第1段)芝加哥的梵高畫展,探討生活環境對梵高創作的影響。
(第2段)畫展別出心裁,將公寓裝修成梵高畫作《阿爾的房間》(B...
詳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