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世界:趣看科學世界
【明報專訊】科學研究源於人類對大自然的好奇,中學科目如化學、生物、物理、數學、地質和天文學,都能讓人類了解更多大自然的規律。科技發明亦有助人類擴闊視野,改善生活質素。然而,身處世界之中、與科技產物為伍的我們,對自然科學和科技應用又有多少了解?
以人口密度高和居住面積狹小見稱的香港,近年竟成為全球男女平均預期壽命最長的地區,分別為81.4歲和87.3歲。香港集百多年的西方醫學根基和現今達至國際水平的醫學研究,並結合逐漸科學化的中醫藥,「醫學與健康」將成為一個漸受重視和值得探討的課題。
本年,香港科學館繼續聯同各個科學機構和組織籌辦「香港科學節」,當中更有配合「醫學與健康」為主題的活動,為大家提供一個探索、發掘和尋找科學樂趣的平台。(圖2)
深度學習(人工智能) 改善醫學和健康
專家講解電腦學習的基本原理及深度學習在醫學和健康領域中的突破,如更快和更準確地讀取X光片、診斷早期癌症及更有效地篩選治療藥物等。(圖1)
生物醫學探索
科學家如何研究人體細胞來了解疾病(如癌症和腦退化症),從而開發治病藥物?嘗試製作哺乳動物組織切片的玻片樣本,並加入虛擬鑑證小組,搜集證據以調查一件失蹤案件,會是科學探索的開始。(圖2)
「老友記」健康實驗班:五官新體驗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是怎樣產生呢?感官出現障礙會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又應該如何保持感覺敏銳呢?本活動透過模型、圖片及實驗,介紹感覺的產生、視覺和觸覺的錯誤判斷,以及味覺和嗅覺的關係。(圖3)
趣味電磁學教室
想知道磁和電的關係和應用,可參與本工作坊,透過各種實驗,包括製作電動馬達、磁電動火車等,研究和理解電磁學的原理。(圖4)
神「機」妙舞
一、二、三……「跳舞吧,機械人!」在這個親子工作坊裏,參加者可以學習到基礎機械人理論,以及在平板電腦上使用Google Blockly編程的技巧,然後教導機械人配合美妙音樂節拍,表演精彩舞蹈。
巴斯夫小小化學家
喜歡奧妙化學的朋友,可在這個活動中藉着簡單、安全的趣味實驗,了解紫外光及防曬霜的化學原理。(圖5)
動物護理聚談
香港動植物公園飼養了婆羅洲猩猩、紅頰黑猿、皇狨猴、金頭獅狨猴、領狐猴、環尾狐猴、美洲紅鸛和丹頂鶴等動物。資深動物飼養員分享日常照顧靈長類動物和雀鳥的心得,以及動物保育工作的現?。(圖6)
◆香港科學節(圖7)
日期:即日至4月23日
節目詳情及報名辦法,請瀏覽:hk.science.museum/scifest2017
文、圖:香港科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