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發展局長馬紹祥表示,本周初會刊憲將屯門青山紅樓列為暫定古蹟,讓政府與業主商討發展與保育並存方案。長春社翻查多份歷史檔案,包括20世紀初的政府地圖,發現紅樓早於20世紀初已存在,亦有文獻引述孫中山妾侍陳粹芬表示,二人於紅樓認識,並於該處居住。長春社希望政府重新深入研究,以確定紅樓的歷史價值。 古物諮詢委員會上周四通過將屯門青山紅樓列為暫定古蹟,紅樓暫避過被拆卸命運。馬紹祥昨出席無邪`目《講清講楚》後表示,政府在過去數星期只能透過代理人聯絡業主,在這情G下唯有將紅樓列為暫定古蹟,讓政府有一年時間,與業主商討保育方案。 1904年地圖標示有建築 紅樓於2009年12月獲確認為一級歷史建築,惟政府認為紅樓是民初建築,又指紅樓與辛亥革命無直接關係,故未與附近白泥的碉堡同被評為法定古蹟。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最近翻查多份政府檔案,發現1904年及1915年出版的政府地圖,均顯示紅樓所在位置有一座建築物,而1915年地圖更標明建築物位於青山農場範圍內。 李少文翻查早年的丈量約份圖,發現商人李紀堂於20世紀初先租後買青山農場部分土地,當中一號數地段顯示紅樓已存在;政府的丈量約份圖和附表總冊(Area Sheet Book)顯示,20世紀初紅樓所在地已標為「房屋」。而60年代官方文件顯示,政府於1968年曾派屋宇保養測量師到紅樓內部視察,當年估計建築物大約建於100年前。 書籍引述妾侍:孫中山曾住紅樓 另外,李少文綜合兩份文獻,包括陳粹芬女婿的學生李以劻著作《晉見革命英雄孫陳粹芬夫人記》(1993年),以及陳粹芬外孫撰寫的《我的曾祖父孫眉》一書(2011年),指出陳粹芬於1892年「在香港屯門紅樓基督教堂由陳少白介紹認識了孫中山」,又引述陳粹芬表示曾與孫中山入住紅樓。文獻引述陳粹芬形容紅樓距屯門不遠,「以紅磚砌成而得名,這個地方乃民主革命的搖籃,中山賃居於此地時,陳少白、尤列、陸皓東、馮自由、鄭士良等人多次來此」。 古蹟辦:彼紅樓非此紅樓 不過,古蹟辦回應稱,已查閱長春社所提及的資料,惟有關資料仍無法確立今天的紅樓與辛亥革命的直接關係。發言人指出,長春社提供的地圖僅標示建築物的粗略位置,無法確定所指建築物就是現時的紅樓;至於陳粹芬提及的紅樓,亦並非現時的紅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