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議題:納米樓現象
?學習單元:全球化、今日香港、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顧問教師: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通識科主任李維儉
學習目標
◆知識
1.透過了解香港樓市現象,探討與香港生活素質的關係
2.透過認識現時的樓市監管措施看政府的角色
3.透過討論立法規管,探討立法的利弊
4.透過運用物質與精神等不同層面,探討生活素質的高低與變化
5.認識生活環境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技能
1.分析和歸納香港樓市現象的數據
2.運用資料及個人知識歸納成因及影響
3.掌握評估利弊的技巧
◆態度及價值觀
1.關心不同階層的生活情?與需要
2.以理性態度討論及衡量得失
●資料回應題
1.根據資料A及B,試分析港人的住屋趨勢。
○參考答案:
整體上香港人的住屋面積有減少的趨勢。首先,資料B指出香港這方面已不及其他已發展城市,更被上海拋離,20年來只增加了21平方呎,總面積為159平方呎。而資料A的數據能佐證這個看法。面積小於10及15平方米的樓宇數目與比率隨年增加,例如數字上小於10及15平方米的單位由2015年至2016年增加超過一倍。
2.參考資料C及就你所知,指出納米 樓湧現的成因及危機。
○參考答案:
.成因方面:香港樓價高企,納米樓對未有物業的市民來說是置業的好機會,因為樓價相對較低,尤其對單身且首次置業者來說非常吸引。而且,香港政府並沒有對人均居住面積有所規管,不少發展商大量興建面積小的納米樓來提高建屋量,以增加利潤。
.危機方面: 根據資料C,納米樓是「易入難放」,即容易購入但很難售出。一旦樓價下跌,隨時可能令業主變成「負資產」。而且有研究指出空間不足的居住環境對個人身心或構成負面影響,例如產生各種心理病,對市民的精神生活及社會整體帶來不良影響。
●延伸回應題
3.有人認為立法限制新興樓宇的單位面積是利大於弊,你同意嗎?
○答題技巧:
.同學必須就題目所指的立法限制提議提出正反立論,並解釋立場。同學亦須運用準則(例如長遠性、根本性、廣泛性等)或概念(例如生活素質、生活尊嚴、自由市場營運、國際形象及人均居住空間等)來支持及解釋立場。另外,同學可以從不同持份者(發展商、市民、政府等)的角度討論當中的利弊,並且可以就立法對整體與個別社群的影響來作出判斷。
.再者,同學須就香港社會實際情G來討論,如現時政策方向傾向保護自由市場,干預單位面積可能影響營商環境。香港樓市供應、社會價值、基層生活情G及樓價現G等亦是同學討論時可以參考的背景。答案如從多方面討論,可展示同學對香港社會狀G的掌握,有助增加答案的說服力。
○參考答案:
.支持觀點
立法規管居住面積的大小,有助保障市民的基本居住權利。現時香港樓房面積有減少的趨勢,建屋面積愈來愈小,市民居住在日益狹小的空間。根據外國網站shrinkthatfootprint.com,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只得15平米(即約161平方呎),在發達經濟體排名最低。居住面積細小對市民的身心易構成不良的影響,例如增加家庭衝突、影響兒童身心發展等。立法規管居住面積有助保障香港市民的居住空間及基本尊嚴,整體來說對廣大市民的生活素質有提升作用。
現時香港的納米樓數目不斷提升,一旦樓價下跌,納米樓可能令投資者難以轉手及承受虧損,這對整體社會來說是不穩定因素,甚或是潛在的社會危機,所以規管是保障市民生活尊嚴的同時,亦保障社會的長遠發展。再者,外地的經驗也說明管制人均居住面積是非常普遍的,香港這方面落後於多國,有損香港的國際形象。
雖然面積細小的納米樓價格較低,「上車」(首次置業)較容易,但有評論指這些細單位事實上達每呎2萬甚至2萬多元的水平,比一般單位更高,不加以規管只會對發展商有利,令他們獲利更大。衡量整體對個別社群的利益,不加以管制納米樓,會損害基層市民的生活素質。
.反對觀點
有關的管制若通過可能是有心做壞事。有評論指,在樓價不減的情G下立法規定人均居住面積,樓價會因呎數提高而隨即提高,然後自然會進一步推高「上車」和承租的門檻,令市民更難置業。事實上,納米樓是大勢所趨,在地小人多的香港,這類樓房有存在的價值,若加以管制可能減少市民的選擇。
而且,立法規管單位面積違背了自由市場的運作,可能影響香港整體營商環境。香港是自由市場,不同人士需要不同種類的樓房,對單身人士來說納米樓可能是不錯的選擇。而且市場上出售的產品,應以供求情G來決定價值,政府干預會對市場帶來不良影響。事實上,香港樓價高才是影響市民生活素質的關鍵,單單規管單位面積,可能未見其利先見其弊。
■學習及答題指引,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70309BZ.doc
(由通識科教師就時事議題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