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貧窮?印度:普及教育 困難多

[2017.02.20] 發表
印度的公立學校僅有8%符合「兒童接受免費及強制教育的權利 」(RTE)法令中學校設施的標準,圖為其中之一。
Gita(右)是受惠於「兒童接受免費及強制教育的權利 (RTE)」法令的女生,開始接受義務教育。

【明報專訊】學校設施簡陋

洗手間、飲水機、操場,這些對香港學生來說是理所當然的設施,在印度卻得來不易。印度在2009年已通過「兒童接受免費及強制教育的權利」 (RTE)法令,對6至14歲兒童推行8年免費教育。不過,根據聯會國兒童基金會的估算,2014年印度仍有1780萬兒童沒有上學。

由於印度於短時間內大舉推行免費教育,學校基礎設施、教師等需求大幅上升,很多學校,尤其農鄉偏遠地區的學校的設施十分簡陋。

經費有限 一成半學校無女廁

根據印度學校設施的調查,相比2010年法令實施的初期,2014年的各項設施已有所改善(見表),但整體情况仍未如理想,例如只有85%學校設有女生洗手間及只有58%學校設操場。印度政府雖然有意改善情况,但印度的教育經費佔GDP不到百分之四,由此可見,公共教育的資源實在貧乏。

貧富懸殊 受教育機會差異大

正如很多發展中國家一樣,教育與經濟狀况有緊密聯繫。根據印度國家調查,2007至2008年,每月開支最低的10%人口,識字率只達一半,而最高的10%人口,識字率則有九成。貧困家庭的兒童不論在入學及出席率也明顯較低,也較易輟學。被邊緣化的家庭如「賤民」、印度原住民阿迪瓦西(Adivasi)、穆斯林以及單親家庭的孩子,停學或沒有接受教育的情况更普遍,原因包括宗教、貧困、須留家照顧弟妹等。

「賤民」孩子 停學情况普遍

即使印度實施免費教育政策多年,社會因素及學校設備等仍令普及基礎教育的情况未如理想,目前也欠缺完善制度去追蹤以及監察適齡兒童的就學情况。另一方面,聯合國報告員曾指出,教育私有化在全球有上升趨勢,進一步深化教育不平等現象。

印度貧富懸殊情况嚴重,在印度家庭收入最低的四成組別中,送所有子女進廉價學校已花上家庭年收入一半,對他們可說是相當大的負擔。此外,公立學校的設備大多欠佳,相反富有家庭可送子女就讀私立學校。這些為數不少的私立學校無論在師資和設備也十分優越。近年印度政府曾提出補貼學生就讀私立學校的學費,但遭民間團體反對,認為這做法只會進一步拉闊公私立學校資源的差距。

文、圖︰樂施會

更多教育
專題故事:旅行,為了什麼?
【明報專訊】一到長假期,不少人都會去旅行感受異國風情,享受他方美食,行遍照片上的美麗景色。隨着資訊和交通方便發達,香港人不時「想飛就飛」。翻... 詳情
英譯概念:Sustainable
【明報專訊】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pursuit of environmental, societa... 詳情
放眼世界:意大利人常「搭訕」
【明報專訊】「時光似箭,日月如梭」,驀然回首,才發現我已在意大利生活了約4個月!漸漸地,我的生活跟隨意大利的節奏、習慣和步伐,融為一體。 ... 詳情
通識手記:林超英的簡約主義
【明報專訊】一開始想到要約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做專訪,是因為他出名「多言」,出口成文,記者自然毋須擔心「無內容」。不過,要約到這名退休的人真難... 詳情
【明報專訊】所謂「少年不識愁滋味」,很多人以為童年定必愉快。可是兒童及青少年亦有可能受抑鬱症困擾。國際研究顯示,每100個兒童或青少年中,就...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