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淡化粵港合作
馬興瑞首讀政府報告 今年經濟增長7%
廣東省第十二屆人大第五次會議昨日上午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剛剛上任的代省長馬興瑞首作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廣東去年的GDP增長達7.4%,預計今年增長為7%以上。與往年不同的是,報告對粵港合作僅僅一筆帶過,着墨較多的是基建、創新科技以及吸引歐美500強企業投資。明報記者 廣州報道
馬興瑞上月30日才接替朱小丹出任廣東代省長,他在首份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廣東去年GDP達7.9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前年增長7.4%以上,實現去年訂下的增長「7%至7.5%」的目標,而廣東今年的GDP增長目標則定為7%以上。
在粵港合作方面,報告在總結去年工作成果時提到,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工程全線貫通,基本完成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中期目標,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成效明顯。對於粵港合作未來發展,報告提到推進南沙、前海區域合作,強化深港跨境金融創新,加快建設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另外還提到強化對港資台資企業轉型升級的引導和服務、攜手港澳推進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今年報告關於粵港合作的篇幅、內容較往年明顯減少,廣州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對本報稱,內地現時有一種思潮認為,對香港不能單純給紅利,香港若不靠自己而靠內地的政策會衰落得更快。鄭天祥指,以前香港主導珠三角發展,但現在港資進入內地各個自貿區的並不多;目前粵港兩地競爭多於合作,但未來的發展趨勢應該是兩地共同合作「走出去」。
鄭天祥表示,香港產業空洞,而內地產能過剩,雙方相互之間的合作僅僅局限於金融、航運等香港優勢產業,但如果合作「走出去」,可以將整個產業鏈「走出去」,香港在其中某些環節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內地則可借此減少過剩產能。
對於報告提到「強化對港資台資企業轉型升級的引導和服務」,鄭天祥指幾年前已經提出相關說法,這與廣東自己的轉型升級有關。鄭說,內地企業轉型有政府推動,而內地政府不會插手港資企業,加上港企自身轉型動力不足,導致現在內地企業在轉型升級方面快於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