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捲種族角力 膚色被誤解
耶穌形象無定論
宗教人物的膚色屢成種族戰場。除了聖誕老人外,聖誕節的主角耶穌亦多番出現膚色爭拗。有專家指出,耶穌本是中東人,但其白人形象隨歐洲殖民者擴散,至今仍被誤解,堅持成見無疑是導致更多種族問題的歷史錯誤。
中東誕生 應深棕膚色
根據《聖經》記載,耶穌是拿撒勒人(現以色列北部地區),雖然對其容貌少有描述,但許多宗教學者相信耶穌與現今的中東地區民眾同樣有較深膚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聖經專家查爾斯沃思(James Charlesworth)教授便指出,耶穌「很可能是深棕色皮膚或是擁有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膚色」。
事實上,早期宗教畫像中的耶穌大多有着東方人輪廓與棕色肌膚,直至公元6世紀,一些拜占庭畫家開始將耶穌畫成長髮中分、有鬍子的白人男子,而這個形象在文藝復興時代更被不少著名的西方畫家加以強化,以白膚金髮的模樣代表「光明純潔」。
「白人耶穌」 歐洲殖民者分化手段
社會心理學家克利夫蘭教授(Christena Cleveland)亦撰文指出,殖民時期的西歐國家正是令「白人耶穌」的迷思傳遍全球的推手,不少19世紀的歐美基督徒更無視耶穌本為有色人種的事實,藉由「白人耶穌」將膚色深淺作為階級分野的手段合理化,企圖為奴役「低等」的有色人種開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