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防學生自殺 多招身心支援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11月7日向教育局遞交最終報告,分析過去3個學年的71宗學生自殺個案,包括38宗中小學及33宗大專院校個案,從精神健康、學校、家庭、媒體及青年與大專院校5方面提出多項建議。雖然委員會認為學生自殺與本港教育制度沒直接關連,但仍建議檢視教育制度,讓學生建立非學術範疇的成就。
報告指自殺無關教育制度 議員不認同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不認同「學生自殺與教育制度無明顯和直接關連」,又批評局方既沒推出有效的新措施,亦沒增加資源。防止學生自殺民間聯席就學生自殺問題推出網上問卷,11月11日公佈結果的顯示,超過1.3萬市民(逾五成為家長、約兩成為學生)中,逾八成認同教育制度和學生自殺有直接關係。
教育制度有否影響學生自殺?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指本港學生自殺率低於多個教育競爭較小的國家,如芬蘭及澳洲,部分委員認為反映自殺與教育制度沒直接關係。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教育事務)陳國齡認同制度層面上沒實質證據顯示兩者有關,但強調芬蘭、澳洲自殺率較香港高,不可證明兩者無關,因自殺成因十分複雜,例如芬蘭在北歐,或受日照時間、季節變化等因素致自殺率較高。醫學院仍認為現時教育過於注重學術成就,學習氣氛競爭激烈。陳舉例,若學童想發洩情緒,父母會叫「不要哭,先做完功課」,令學生無法調節情緒。醫學院及委員會皆建議推廣「快樂孩子約章」,讓孩子每日至少20分鐘與父母聊天、1小時放鬆、半小時運動及睡眠10小時。
倡一校一精神科護士
另外,陳國齡指委員會報告的部分措施方向正確但資源不足,例如現時「醫教社同心協作先導計劃」中,僅2名護士負責9間學校。她建議政府增撥資源,增加至每間有500多名學生的學校都有一名駐校精神科護士。她稱,研究顯示九成自殺個案都有精神病,惟38宗中小學個案中,僅18%曾接受精神科服務,反映不少患者未被識別或沒接受治療。她建議學校推篩選計劃,分辨高風險但沒求助的學生;另針對精神病人因擔心被歧視而拒絕求助的問題,將精神健康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消除對精神病人的歧視。
過去3學年的38宗中小學自殺個案中,只有5人(13%)成績未如理想,但有58%學生表示面對學習適應困難,委員會主席葉兆輝指成績尚可但感到壓力者,多數是自己或父母要求過高。雖沒證據顯示教育制度直接影響學生自殺,葉兆輝認為仍應檢討社會價值是否太重視學術。報告建議教育局為教師、學生的朋輩、家長及大學人員提供「守門人」訓練,盡早識別高危個案,為有自殺傾向者提供「情緒急救」。葉兆輝指教師工作辛苦,建議社福機構提供「到校服務」,「例如趁午餐時間去學校與教師分享,別讓教師週末還要去參加工作坊」。
教育局長吳克儉指會與持份者研究如何落實報告建議。報告建議檢視教育制度,教育局回應稱近年致力精簡課程和考評制度,提倡減少功課及去除機械式操練,增加學生多元升學機會,亦有持續檢視教育制度,提升教育質素,減輕師生不必要壓力。
——綜合《明報》報道
■知識增益
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最終報告 部分建議及實施情況
1) 中小學可申請15萬元優質教育基金,以推行加強學生精神健康的活動;為中一及中四生提供的銜接課程,應加強關注他們的適應能力
•衛生署聯同教育局2016 / 17學年推出「好心情@學校」,旨在提高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推廣的計劃,營造正面文化和以接納的態度看待求助等。過去已有中小學透過「休整日」活動,讓師生放鬆
2) 食衛局、醫管局、社署及教育局合作展開的「醫(生)教(師)社(工)同心協作先導計劃」應恆常化
•計劃2016/17學年展開,為期兩年
3) 教育局為教師、學生、家長及大學人員提供「守門人」培訓,加強識別有風險的學生
•教育局11月13日回應稱短期內將推出相關措施
4) 學校及政府協助學生認識生涯規劃及多元出路,協助他們訂立及有目標地發展未來的升學就業途徑等
•2016/17學年起,學校可將現行的「高中課程支援津貼」及「生涯規劃津貼」轉為常額教席,優化高中課程、加強生涯規劃教育與相關輔導服務
5) 大專可在學期內安排閱讀周,讓學生休息及放鬆。透過通識課程等向學生傳遞精神健康、生死教育的元素及為新生進行健康篩查,盡早識別高危學生
6) 政府應善用社交媒體,例如與facebook或YouTuber(在YouTube設頻道播放自製影片者)合作宣揚正面信息,並教導青少年社交媒體禮儀,避免網絡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