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葡國前總理 任聯國新掌舵

[2016.10.17] 發表
經過6輪非正式投票後,葡萄牙前總理、聯合國前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古特雷斯(圖),2017年起將接替潘基文擔任聯合國秘書長。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聯合國大會10月13日一致通過任命葡萄牙前總理、聯合國前難民事務高級專員,67歲的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2017年1月起接替潘基文,成為第9任聯合國秘書長,任期5年。歷來有多名聯合國秘書長都是外交部長出身,古特雷斯則是首名曾任政府首腦的聯合國秘書長。他的任命獲普遍歡迎,人權組織期望他能領導聯合國應對難民潮等全球挑戰。

4常任國支持

聯合國安理會10月5日進行暗箱投票,15個成員國之中,古特雷斯得到13票,擁有否決權的5個常任理事國(美、中、英、法、俄)首次採用印有顏色的選票,最後有4成員國支持,一個「沒意見」。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丘爾金(Vitaly Churkin)期望古特雷斯在未來5年能夠充分履行聯合國秘書長的職責。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鮑爾(Samantha Power)形容古特雷斯的經驗和遠見「令人注目」,指出在多個全球危機下,聯合國需要一名有效率秘書長。

古特雷斯在1995至2002年出任葡萄牙總理,任內推動經濟改革,令葡萄牙就業率接近100%,推動最低工資立法成為其一大政績。他在任期間亦見證澳門政權移交中國。

2005年至2015年間,古特雷斯出任聯合國難民署(UNHCR)高級專員,他2005年接任時,全球有2500萬被迫流離失所者;但由於敘利亞內戰,現今難民已增加至6530萬。古特雷斯任內推動改革,並就敘利亞內戰的難民潮,提升公署的應對能力。

曾任難民專員 各界期許

此外,古特雷斯曾領導聯合國應對2014年烏克蘭危機、2009年加沙衝突以至2004年南亞海嘯後的救援工作。跟其前任相比,古特雷斯勇於發言並敦促增加難民署透明度。葡萄牙總統索薩稱讚他傑出,稱他在難民署留下功績。古特雷斯較早前亦稱,他在難民署的經驗為擔任秘書長提供準備。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組織駐聯合國代表沙博諾歡迎任命,形容古特雷斯在難民問題上敢言且有效率,相信能在人權事務上開創新風。他說:「對下任聯合國秘書長的評價,將視乎他在敘利亞、也門、南蘇丹、難民危機及其他問題上,是否勇於跟那些推舉他的大國周旋。」

──綜合《明報》報道

◆知識增益

聯合國秘書長及其挑戰

聯合國是1945年成立的國際組織,現有193個會員國。《聯合國憲章》賦予聯合國可就人類在21世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採取行動的權利,具體涉及和平與安全、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人權、恐怖主義、人道主義和衛生突發事件、性別平等、施政及糧食生產等。秘書長是聯合國的首席行政長官,身兼外交官、代言人、公務員及總裁。

實權有限 易成各大國「磨心」

不過,秘書長一職實權有限,容易成為列強「磨心」,秘書長的主要權力包括將任何其認為威脅國際和平及安全的任何事件提請安理會注意,言行需從和平角度出發,甚至要不惜為此開罪成員國。

歷史學者黎蝸籐指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70年前的政治現實,現時國際局勢已生巨變,昔日小國在國際的影響力日漸增大,但五大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有否決權,阻礙聯合國安理會發揮更大效能。由於否決權存在,安理會無法對大國的違法行為作出決議。

聯合國首任正式秘書長賴伊(Trygve Lie)曾向其繼任人哈馬紹(Dag Hammarskjold)發出「歡迎來到地球上最不可能的職位」的感嘆。賴伊在冷戰初期接任秘書長,一直在蘇聯和美國之間周旋,最終在1952年底請辭。

評論指出,古特雷斯將要肩負起三大職責——協助窮國發展、捍衛人權、阻止戰爭或在暴力衝突出現後收拾殘局。《紐約時報》2016年10月5日的社評稱,古特雷斯有四大挑戰:需要領導聯合國應對地區戰爭、西方跟俄羅斯的緊張關係、中國在亞洲的崛起及中東與歐洲的難民潮。

新華社引述分析人士指出,聯合國面對種種問題,所涉及的各方訴求不同,要達成解決方案、促成計劃實施,秘書長不僅需要高超的斡旋能力,還需找準契機,未來秘書長的工作難言輕鬆。

◆聯合國四大主要目標

1.維持全球和平與安全

2.發展國家之間的友好關係

3.幫助各國共同努力,改善貧困人民的生活,戰勝飢餓、疾病和掃除文盲,並鼓勵尊重彼此的權利和自由

4.成為協調各國行動,實現上述目標的中心

更多教育
專題故事:港器官捐贈「賺來4萬年命」
【明報專訊】自1961年首宗眼角膜移植手術、1969年首宗腎臟移植,香港移植學會前會長兼伊利沙伯醫院腎科專科醫生周嘉歡說,本港器官移植手術至... 詳情
專題故事:應告知家人  捐器官意願
【明報專訊】器官捐贈,延續生命。香港每天有超過2000人因器官衰竭,徘徊在生死邊緣苦等器官移植,專科醫生和器官捐贈聯絡主任拆解當中原因。對你... 詳情
【明報專訊】提及海洋塑膠污染,大家或聯想到海灘上被遺棄的食物包裝袋、堆積在海岸的發泡膠或各類飲料膠樽等。但其實海洋裏還有我們看不見,但影響著... 詳情
Data解密:氣候變化殺到埋身
【明報專訊】時至10月,香港的氣溫還不時突破30℃大關,同學有否感覺奇怪?2007年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詳情
世界大日子: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
【明報專訊】Imagine there is no poverty. Though it remains a distant dream,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