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來港參賽的18歲朝鮮青年在7月中到韓國駐港總領事館尋求政治庇護成為「脫北者」。上月底有韓國電視台引述消息指該脫北者已安全到達第三國,但本報得悉,該脫北青年至今仍滯留在香港,本報近日到位於金鐘的韓國駐港總領事館,仍見警方便裝人員在領館內長時間駐守,旁邊有數個大袋,相信是載有裝備的背囊。
領館未回應 港府:沒信息提供
本報昨向韓國駐港總領事館查詢,至截稿前未有回應,特區政府發言人昨表示,「沒有信息可以提供」。
一名年約18歲的朝鮮青年在7月6日至16日,來港參加第57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原定19日代表團一同乘直通車到廣州,再乘飛機回朝鮮。該青年16日晚失蹤,隨後到金鐘遠東金融中心的韓國駐港總領事館尋求庇護。
韓媒報道未獲中國外交部證實
8月24日,韓國YTN電視台報道指該青年脫北者已安全到達第三國,但未知以何種方式離港及抵達哪個國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亦未有證實該報道是否屬實。
本報從多個渠道得悉,該脫北青年仍然滯留在港,滯留已長達1個半月。
進出者均被問來訪目的
本報近日到位於金鐘遠東金融中心的韓國駐港總領事館,見門外仍有保安駐守,所有進出者均被查問來訪目的,要接受金屬探測方可內進。總領事館所在樓層升降機大堂,有數名警方便衣人員駐守,旁邊有數個相信是載有裝備的大背囊。警方在大廈保安佈防雖然較事發初期「隱蔽」,但仍有為數不少的便衣人員在大廈各樓層巡邏,有便衣人員長期於中心內的客戶中心、餐廳等位置留守觀察,期間可見其手持警察委任證,但整體氣氛已不如事發初期緊張。
鍾樂偉:韓方核實身分需時
熟悉韓國事務的中大社會科學院全球研究課程助理講師鍾樂偉表示,韓國電視台早前報道屬個別情况,未必存在韓國當局淡化事件;他分析,近月不斷有菁英背景的脫北者投靠,如韓國統一部上月中證實朝鮮駐英國公使太永浩一家變節投誠,近日亦傳俄羅斯海參崴的朝鮮總領事館工作的貿易代表攜眷逃亡,估計滯留本港的脫北者也是出身平壤,不像以前一些只為填飽肚子的純經濟難民,韓方需要更多時間及資料小心核實身分,「免因而引進平壤間諜」。
鍾續指出,近月中韓關係一般,如中方發「禁韓令」限制韓國藝人在中國活動,在此背景下,他關注在港脫北的朝鮮青年事件在外交層面上「不易調停」。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