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強迫症是強迫性神經官能症的一個分支,更具體地說,患有此症的人總是被一種強迫思維所困擾,無法入睡。同時晚睡強迫症也是睡眠障礙的一種,從健康角度講,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健康冒險。
假如有下列現象可能已得了晚睡強迫症:
1. 白天忙工作,晚上忙於放鬆自己,睡覺時間不夠;
2. 晚上12點之後總是生龍活虎不想睡覺,在晚上12點之前總是很困提不起精神來;
3. 「夜貓」習性吞噬都市人的健康。
專家介紹,將熬夜當做習以為常的事情,非要等到身體勞累得不行才戀戀不捨地進入夢鄉的狀況,其實是一種強迫症的體現。從健康的角度講害處頗多。不規律的睡眠以及壓力會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內分泌失調,讓人容易被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自律神經失調徵狀找上身;長期熬夜還會導致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精神徵狀。
晚睡強迫症跟什麼有關
1. 對白天生活的無聲抗議:晚睡族往往是白天勞累了一天,壓力很大,到了晚上需要依靠亢奮去除心理上的疲憊才能入睡。這類人多會沉溺在網路上,觀看網路視頻、泡論壇、聊天、流連夜店,或是在快節奏的強勁音樂中疏散壓力;
2. 對睡眠的認識形成了習慣性錯誤:強迫性晚睡與失眠有本質區別。失眠是想睡睡不着,強迫性晚睡則是逼着自己保持清醒。
3. 是強迫性晚睡者並非被生理逼迫而是一種心理需要。做事情一定要等到夜深人靜時,比如收拾房間、看雜誌、寫文章等。
放鬆
這一種放鬆在任何環境都可以完成,譬如在辦公室小憩或回家的路上,清空頭腦,盡可能排除主觀意識,才能接收自己向自己發送的指令。
跟自己對話
到了夜晚,明明應該上牀睡覺,大腦卻說:不能睡,你應該……這時候,要判斷一下:哦,這是我的強迫性思考!這樣的思考方式是因為患上了「晚睡強迫症」!可以對自己說:「這不是我,這是強迫症在作祟!」這樣的話,能讓你對強迫症帶來的強迫思想和行為增加一些抵抗力。但要記得,強迫症是腦部的問題,絕不是一兩天能解決的,需要長達兩三個月的時間去努力認識和面對它。
告別強迫症
當完成了前面的步驟,你會發現,你已經接納了自己的強迫症,接下來要做的是貶低它輕視它,才能最終告別它。當「不該睡」的資訊再次來襲時,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將會知道:「那是我可笑的強迫想法,那是沒有意義的,那只是我的腦部障礙,不必注意它。」堅持按照這樣的步驟進行,會慢慢發現,自己能稍微早一點上牀睡覺了。
如此堅持下去,患者會漸漸恢復正常的睡眠時間。
自我催眠是一種簡單易行又安全的心理自救方式,不妨嘗試一下,即便你不是晚睡強迫症,這種自我催眠能幫助你戒除一些壞習慣。它會幫助你催生自我控制能力,但是不能操之過急,需要時間慢慢鞏固效果。
發送指令
和自己默念的指令必須清晰準確,如:我今晚要在11點睡覺,絕對不拖延。要注意的是,指令需發送21次,因為在心理學範疇,這個次數是最有效的記錄頻度。自我指令一定要積極和誠懇,不要好高騖遠,也不要抱着遊戲的心態。
選對嬰兒枕
孩子睡出靚頭形
枕頭的用途是支撐頸椎,並使頸部肌肉鬆弛。有些家長認為給新生兒用枕頭可以調節孩子頭型,讓孩子睡出美麗的頭型,但也有家長覺得枕頭影響孩子頭部發育,新生兒到底要不要用枕頭?
新生兒一般不需用枕頭,三個月內的孩子不要用枕頭原因有下:
1.新生兒的脊柱是直的,尚未形成生理彎曲。當新生兒平躺的時候,其背和後腦勺在同一平面上,不會造成肌肉緊繃狀態而導致落枕。
2.新生兒的頭大,幾乎與肩寬相等,平睡、側睡都很自然,不需要枕頭。
3.新生兒的頸部很短,頭部被墊高了,反而很不舒服,並容易形成頭頸彎曲,影響新生兒的呼吸和吞咽,甚至導致意外。
4.如果新生兒有溢奶或吐奶的現象時,可用折疊的毛巾或小枕頭將寶貝的上半身略墊高一些,並讓寶貝右側睡,以防吐奶。
1歲前的孩子,頭部還比較大,脊柱彎曲度不深,可以用稍矮一點的枕頭。但是隨着身體的發育,孩子的肩部逐漸增寬。為了保護正常的生理彎曲,維持睡眠時正常的生理活動,睡覺時還是應該使用枕頭的。一個好枕頭,可以很好地支撐頸椎。少了它,睡眠品質會大打折扣。
嬰兒三四個月大用枕頭
在孩子三四個月大時,他的頸椎彎曲開始形成,睡覺時可以枕一個1厘米高的枕頭。
等到孩子七八個月大時,他的胸椎彎曲形成,可以獨坐了。而且,孩子頭部的發育速度減慢,他的肩開始比頭部略寬了。這時,孩子睡覺時可以枕一個3厘米高的枕頭。
嬰兒枕頭材質
孩子的枕頭軟硬度選擇也很重要。過硬的枕頭(如:綠豆枕)易造成扁頭偏臉等畸形,還會把枕部的一圈頭髮磨掉而出現枕禿,家長常由此誤認為孩子患了佝僂病;過於鬆軟而大的枕頭(如:羽絨枕),會使小年齡的孩子及新生兒發生窒息的危險。
至於表布的材質應選擇柔軟、輕便、透氣、吸濕性好的材質,枕頭填充物可選擇燈芯草、蕎麥皮、蒲絨等材料充填,也可用茶葉、綠豆皮、晚蠶砂、竹菇、菊花、木瓜、決明子等充填枕芯,以免太悶、不透氣使孩子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