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糖尿眼等眼疾患者,靠向眼部注射藥物延緩視力衰退。科大花逾八年研發超聲波技術將藥物導入患者眼底,不會造成眼球傷口,療程由半小時縮減至10分鐘,料最快4年內取得安全認證及進行臨H實驗後推出市場。有眼科專科醫生認為研發方向正確,但須解決問題,包括如何精準控制藥物滲入眼的分量等。 「超聲波導入眼藥技術」透過儀器把放置藥物的即棄藥囊貼近患者眼白,特定超聲波頻率如一道力量促進藥物的分子在物質之間的傳輸,把分子滲入眼球玻璃體。過程約90秒,如要達到一次注射藥物有效濃度,須重複導入3次。 療程縮至10分鐘 料儀器售1萬 參與研究的科大化學工程系博士孫瑋良稱,向患者眼部注射藥物會在眼球造成傷口,須由醫生處理及麻醉,規模如做手術。傳統技術需半小時,新技術只需10分鐘。團隊以30隻新西蘭大白兔測試,向其眼球導入與眼藥分子大小相若的液體,無發現副作用。 孫瑋良預料儀器售價最高約1萬元,療程費用與注射藥物相若,至少8000元,因藥價不變。他希望研發的新技術可供護士使用,冀可縮短治療至半分鐘,最終讓病人自行使用。 專家:需解決分量準確問題 養和醫院眼科顧問醫生陳偉民指出,藥物滲入視網膜有難度,治療視網膜疾病患者時通常注射藥物,因注射位置及分量較準確。他指出,外國有類似研究,但要克服技術困難,如能否處理不同分子大小的藥物、如何控制藥物滲透入眼球的分量準確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