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醫生秦懿靈發現人體端粒 可知老化速度未來病痛多寡
可透過轉變生活模式改善端粒質素

[2016.04.27] 發表
秦懿靈昨日出席﹑名為Lifelines的新書介紹會,詳細解釋了端粒如何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她昨亦為其新書舉行簽名會。(明報記者攝)

【明報專訊】華裔女醫生秦懿靈發現人體內的端粒(telomeres﹐即染色體端位上的着絲點)﹐可表現一個人生理時鐘的身體健康狀況﹐並反映個人未來病痛的多少﹐而且端粒的狀況亦與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臟病﹑癌症﹑炎症﹑體骼疏鬆﹑柏金遜或腦退化病有關﹐同時亦顯示個人的老化速度。個人可透過改變生活模式來改善端粒的質素。

秦懿靈解釋﹐端粒可比喻作一條鞋繩繩端﹐作用是避免繩子鬆散。端粒的作用正是用來保護染色體提早或不恰當地鬆開﹐令染色體進行錯誤的複製﹐又或甚至停止複製﹐最後發展成各種疾病。

秦認為﹐可透過食得健康﹑減少使用外來刺激物﹑優質睡眠及保持活力來改善端粒。在飲食方面要做到營養均衡﹐多菜少肉是正確的飲食態度。過去﹐中國人傳統的飲食習慣﹐如在大量蔬菜中加幾片肉﹐便十分適當﹐只是華人移民加拿大後﹐偏向煎炸食品﹑又愛大魚大肉﹐在一些華人商場出售的飯盒﹐一大盒飯之內只配上幾條青菜﹐那便屬非健康飲食習慣。體能活動只要一周六日步行30分鐘即可﹐毋須經常做太刺激的運動。步行的好處遠超過一般人預期﹐每日有足夠的步行運動﹐可減低心臟病﹑背痛﹑關節痛﹑糖尿及抑鬱等疾病。

此外﹐每日保持六十分鐘的壓力管理亦十分重要﹐例如做瑜伽﹑冥想﹑伸展活動及呼吸活動等﹐都有助消除壓力。

要有優質睡眠﹐個人則應保持十﹑五﹑二﹑一的原則。即睡前10小時不要飲用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飲品﹔5小時前則停止進食﹔兩小時前應放下手上工作﹔一小時前應停用任何的電子產品等。

她認為﹐個人應循序漸進改變生活模式。最先的目標不要定得太高﹐然後逐步改變﹐最終才容易達成目標﹐而且要坐言起行。

秦指出﹐未來五年﹐個人電子醫療紀錄將成為個人健康護理的新趨勢。所謂個人電子醫療紀錄並非指省府推行的電子檔案替代舊式檔案。而是在新科技下﹐各人的身體狀況及醫療紀錄可儲在個人的電子設備﹐如智能手機﹑手表等。這些資料更可與醫院﹑家庭醫生﹑藥劑師﹑醫療實驗室等共用。各方面可就個人的醫療數據進行分析﹐提出改善方法﹐並透過儀器跟蹤改善進度。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