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委席位改直選否 醫學會擬公投定奪
【明報專訊】政府與醫學界就醫委會組成的改革方向爭論不下,政府其後「讓步」同意增加經選舉產生的委員人數,以維持委任與選舉委員1:1比例,食衛局昨向立法會提交修訂文件,建議其中兩個由醫學專科學院(醫專)提名的委員席位,改由醫專院務會選出,病人組織則可獲3個業外席位;而本身有7個席位的醫學會,則籌謀向會員發起公投,以決定其名額應否由現時會董互選,改為醫生直選。
醫學會會長史泰祖表示,不少醫生提出醫學會在醫委會內的7個席位,應全由業界選舉產生,而非如現時由會董之間互選,以更具代表性,有見及此,他計劃在5月初的會董會議提出公投方案,若會董之間同意,下一步便由約9000名醫生會員投票該7個席位應改由會員直選,還是維持會董互選。史泰祖稱,現時業界對於醫委會組成有分歧,認為公投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此外,立法會昨討論《醫生註冊條例》修訂草案,食物及衛生局提交的文件建議,把現時醫學專科學院(醫專)兩個提名的委任委員,改為由其院務委員會選出。文件指出,因醫專每間分科學院院士人數不同,故若由全數院士選出代表,會對人數較少的分科學院不公平。食衛局常任秘書長袁銘輝在會上指出,對於如何選舉,會尊重醫專決定。
病人組織逾200 政府助研互選
至於4名新增業外委員方面,食衛局建議當中3人來自病人權益組織,另一人代表消費者權益。袁銘輝稱,消委會的代表也是傾向由選舉產生,而香港目前已登記的病人組織約有200多個,會與他們商量如何互選。
袁又稱,醫委會已積壓931宗投訴個案未處理,期望若日後增設偵委會及委員,召開研訊時間可由現時平均58個月,縮減至24至3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