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博客風波令日本長年存在的「待機兒童」問題再成焦點。待機兒童指符合認可託兒所取錄資格,但因設施不足或時間不合等原因無法入園的0至5歲兒童。前首相小泉純一郎2001年上台時定下「零待機兒童」目標,但歷屆政府推出的措施未見顯著成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指出,2010年,日本3歲以下兒童接受託兒服務的比例為26%,顯著較OECD平均值33%為低。截至去年4月,日本待機兒童達2.32萬人,連續7年超過2萬。 被視小孩陪玩員 人工低壓力大 志願機構Florence以支援育兒家庭為宗旨,2010年起創辦收生20人以下、專門照顧0至3歲幼童的小型幼兒園,並推動政府於2012年將這類幼兒園納入體制。Florence發言人奧村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儘管託兒名額連年增加,但待機兒童人數卻未見減少,主因之一為幼教人員薪酬過低,難以吸引新人入行,託兒服務增長未配合所需。 日本幼教人員平均月薪20.7萬日圓(約1.5萬港元),較教育業界平均月薪29.6萬日圓(約2.1萬港元)低。現有制度下,認可託兒所的財政來源主要來自政府補助與家長繳交的託兒費,兩者金額均受政府規管,若當局不提高補助或批准提高收費,幼教人員薪酬無法提升。再者,不少託兒所為配合家長需要,運作時間達朝七晚八,假日無休,在人手緊張且需確保照顧者比例下,幼教人員面對沉重工作壓力,社會卻將幼教人員視作無需特別知識的「小孩陪玩員」,專業未受認可,士氣更受打擊。 規管多易招投訴 開園成本高 託兒所經營亦面對不少障礙。奧村指出,其組織旗下託兒所發出的聲音常引來社區投訴,其中一間被迫關閉,有同業更因幼兒噪音遭入稟索償。與此同時,地方政府為免招來投訴,對開設託兒所諸多設限,例如東京杉並區規定託兒所所長必須有連續6年保育業經驗,其間休息超過半年(包括產假在內)便不符合資格。部分地方政府要求託兒所必須設有無障礙廁所,令開園成本增加。 日本一橋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教授宇南山卓指出,安倍政府將加強託兒服務列為振興經濟戰略,盼讓女性兼顧育兒與事業,是適切的政策方向,但「零待機兒童」目標定義含糊,地方政府各有不同計算方法,例如若家長延長產假在家照顧,孩子便可能不被列入待機兒童,實際上卻可能是家長需要託兒服務而不可得。宇南山卓警告,如果地方政府為求達標而隨意改變統計方式,可能令真實問題埋沒,政策進一步與需求背離,令民眾生育意願更低,加劇少子化。他建議當局另設指標,例如按已屆生育年齡的女性人口推算託兒服務的潛在需要,才能預留足夠資源回應「增產」所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