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教育部長吳思華及衛福部次長李玉春昨到立法院報告「醫學系公費生制度」,他們畢業後如果不履約,必須賠償公費總金額的10倍、約1500萬元新台幣,且還不能拿到醫師證書。立委批評,這種「把人罰到這輩子完蛋」的政策,是在製造醫奴,一定要改進。 為解決偏遠地區5大科(內、外、婦、兒及急診醫學)醫師人力不足問題,衛福部和教育部提出「醫學系公費生制度」,國內大學每年培育100名醫學系公費生,5年共500名。他們畢業後要選5大科,還要到偏鄉服務6年,不履行義務要面臨天價罰款,還不能繼續當醫師。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質詢指出,民國68年到97年就有醫學系公費生制度,但衛福部統計,他們下鄉服務期滿後,繼續留下來只有2.7%,相當低。她質疑現在重新上路的醫學系公費生制度,是否真能解決偏鄉醫療及5大科醫師人力不足問題。 蘇巧慧說,以前的醫學系公費生,若未履行義務,只要賠一倍,但新的醫學系公費生未履行義務卻要面臨「可怕的懲罰」,最後就是一群被綁住的醫生到偏鄉去,他們不想留也走不掉。 民進黨立委許智傑稱,會去讀醫學系公費生主要來自貧窮家庭,他們18歲的決定,如果未來想要改變,「要被罰到這輩子完蛋」,實在太殘忍、太嚴苛,只會製造出無法中途落跑的廉價醫奴。但國民黨立委陳學聖說,有些團體在推18歲就可投票,太陽花學運那些年輕學生甚至顛覆台灣政治,18歲已經成年,應為自己決定負責,他支持以高罰款來穩定醫學系公費生這項制度。 衛福部次長李玉春回應,醫學系公費生由各大學「申請入學」及「考試入學」管道來招生,今年個人申請入學就有100多人來報考,並非沒人要來。對於高價賠款引質疑,衛福部將開會討論後決定如何調整。 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在學生高三階段,教育部會加強宣導,提醒醫學系公費生的權利義務,學生想清楚了,再來報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