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些人說﹐漫長冬天日短夜長,昏天黑地﹐人特別疲累﹐情緒欠佳。《臨牀心理學期刊》(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最新研究報告挑戰這種說法﹐指沒有證據證明冬天影響情緒。
一般人認為﹐北半球的冬天難熬﹐很多人有季節情緒病(SAD)。癖癮及精神健康中心(CAMH)說﹐多至35%加拿大人說有「冬季鬱悶」。10%到15%的人有輕度季節抑鬱症狀﹐大約2%到5%加拿大人會有嚴重臨牀季節情緒病。這種病症的理論是陽光減少﹐人們就有季節性憂鬱。但是﹐最新研究報告說﹐那個理論可能站不住腳。
論文合撰人羅貝洛(Steven G. LoBello)說﹕「我們進行一項研究﹐用數據探討龐大人口樣本的抑鬱症關係﹐遍及美國多個緯度。我們分析4個季節﹐探討有沒有陽光的關聯﹐一點也沒有發現陽光﹑季節或緯度的直接關係。」阿省的奧本大學(Auburn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羅貝洛指出﹐他的研究沒有探討49度北緯以北的人口﹐但有信心他的結論適用。
最新研究引述漢森(Vidje Hansen)論文﹐探討挪威同類問題﹐位處北極圈北面﹐有北極夜。羅貝洛指出﹐那份論文「沒發現抑鬱與北極夜有關聯」。
羅貝洛表示,《心理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DSMMD)在1987年正式納入附加季節模式﹐指抑鬱症有季節變化,但他指出﹐那是匆促添加的項目,當時的研究很少。他稱﹐他的研究報告並非建議人們棄用自覺有效的產品﹑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