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議員蘇利文(Sam Sullivan)昨日在其溫哥華的辦公室會見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腿、卻在溫哥華插上翅膀圓夢開飛機的勵志女孩黃梅花,稱讚她不但是中國人的榜樣,亦是加拿大人的榜樣。黃梅花則被蘇利文的奮鬥故事深深打動,稱殘疾並不能成為追夢的阻礙。她更表示希望有一日能裝上義肢,在不需要教練幫忙下完成所有駕駛飛機的動作。明報記者王學文
蘇利文以英語和中文兩種語言向黃梅花表示了歡迎及敬佩。他說,梅花做了非常多有意思的事情,更比自己勇敢,他希望能夠向梅花學習。他說,自己只體驗過一種很簡單的玩具飛機,而梅花則是駕駛真正的飛機飛上藍天。在今天中國的很多地方,殘障人士生活還很艱難,但梅花的經歷令大家知道,只要努力凡事皆有可能。
梅花也以流利的英語向蘇利文表示感謝。她說,在這麼多人不斷的幫助下,自己才能夠完成夢想,也發現未來還有更多的路可以走。
今年19歲的黃梅花,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不幸地失去了雙腿,一架直升機將她成功救離了廢墟,而這,也是她第一次搭飛機的經歷。她說,由於自己生長在山溝裏,飛機對她來說是完全陌生的概念。而正是這次飛行,在當時11歲的梅花心裏播下了要當飛行員的夢想。
失去雙腿的黃梅花,也曾一度消沉,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人。她說,自己生活在農村,能想到的未來就是務農種菜,而她失去了雙腿就意味着無法務農,生活也就沒有了希望。雖然很多人非常熱心幫助她,但她說:「我每天接受別人的幫助,卻不知道自己可以為他們做什麼。」
然而有一天,當她幫助開導一名在車禍中失去雙腿的青年時,她發現原來自己的微笑也有價值,從此開始走上公益之路。她推着輪椅參加18公里的徒步慈善活動,為地震災區的老人募款;她還在烈日下搬磚為農民建造羊圈;假期中她到鄉村小學為留守兒童上英語課;她還輾轉北京、上海、大連、鄭州、都江堰等多個城市做演講,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鼓勵年輕人堅持夢想不要輕言放棄。
今年3月,在加拿大皇家航空學校的資助下,梅花首度邁出國門,來到了美麗的溫哥華,接受3個星期的飛行課程學習和訓練。目前她已經成功完成規定的理論課、模擬器操作課學習,與飛行教練員共同駕駛飛機在藍天翱翔。
加拿大皇家航空學校資助
不過,要完成這一切,梅花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僅僅是上下飛機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梅花說,雖然一些操控可以用手完成,但飛機尾翼的控制依然需要用腳,她目前只能依賴教練來幫助完成。不過,她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裝上義肢,那時她會繼續學習飛行,直到拿到真正的駕駛證。
梅花表示,在中國,人們對殘疾人的印象似乎總是很灰暗、沉重,更與陽光無緣。她正是希望通過自己完成的這些事情,改變人們的印象。
她還說,中國的殘疾人設施尚未健全,自己曾試過推輪椅走上一條人行道,但走了十分鐘後卻發現只有下台階才可以繼續走下去,而自己能做的只有求助他人或者原路返回。她自己就讀的中學教學樓沒有電梯,她每天要和媽媽兩個人一起手腳並用才能將她抬到四樓的教室,非常辛苦。她稱讚加拿大的殘障服務設施非常便利,亦希望自己未來能在卑詩大學就讀醫學,實現當醫生的夢想。
想在卑大讀醫 獲錄取通知書
目前她已收到卑詩大學(UBC)錄取通知書,亦希望能夠申請到全額獎學金,幫助她完成學業。蘇利文亦表示會盡自己所能幫助梅花,希望她未來更成功,激勵更多的人。
作為一個花季少女,現實生活中的梅花活潑開朗,也有同齡女孩一樣的花樣夢想。她喜歡唱歌、喜歡彈琴、喜歡畫畫、喜歡逛街,也嚮往愛情。她說,自己至今還記得大地震醒來時,由於資源所限,大家都用紅領巾進行緊急包紮,而前來給她包紮的正是自己心儀已久的學長。她希望未來能找到一個愛她的人,一起去很多美麗的地方,最好還能生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寶寶。
黃梅花將於4月3日(周日)上午10時在卑詩大學Henry Angus大廈098室舉行報告會,詳情請致電:778-898-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