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ICU外展護士 保腦死病人器官
【明報專訊】本港腦死亡病人數目有限,影響遺體器官捐贈,有移植科醫生提出加強外展服務,讓深切治療部(ICU)醫護到其他病房照顧腦死亡病人,以防器官壞死。作為其中一間主要移植中心的瑪麗醫院,一年前起已試行「外賣式」護理服務,由ICU派醫護到內外科等病房監察腦死亡病人,確保其器官質素適合捐贈,但仍需時檢討計劃成效。
有瑪麗醫院醫生透露,該院長者及癌症病人較多,且因地域問題較少收交通意外病人,故合適捐器官的腦死亡病人有限,每年只有數人。該院約一年前推行試驗計劃,在ICU加派一兩名護士,由ICU的醫護到內科、外科及腦外科等病房「送外賣」,為相關病房的醫護作器官捐贈培訓,一旦有病人確認腦死亡,ICU亦會派醫護駐守,以監察其呼吸、心跳及供血情况,確保器官在移植前不會壞死。
有道德爭議 成效待評估
該醫生解釋,ICU的護士與病人比例較好,但其他病房很難騰出人手專門看顧腦死亡病人,亦未必熟習程序,若有遺漏便容易浪費合適器官,推行新措施後,其他病房醫護對器官捐贈程序的知識及接受能力有提高,感覺上可捐的器官也較以前多,但因腦死亡病人基數太少,難判斷是否因新措施所致,仍需時分析成效。
該醫生說,有關計劃醞釀了一兩年才推出,因始終要面對道德爭議,之前曾有方案是把腦死亡病人送進ICU作長期監察,但因ICU牀位有限,照顧病人要排優次,前線醫護擔心其他病人感受,而現在由ICU醫護到其他病房幫忙,爭議則較少。該醫生強調,任何病人腦死亡前,醫護也是先盡力搶救,「救不到才會想器官會否幫到其他病人」,目前待經驗足夠後,才想下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