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怪名多 中央飭令整治
【明報專訊】中國城鄉快速發展,近30年來估計有6萬個鄉鎮名和40多萬個村名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嶄新亮麗的新名稱,但許多都被老一輩「吐槽」,指沒文化、搞媚外。中國國務院已要求明年6月全面完成地名文化保護和清理整治不符規範地名。
2013年中國民政部資料顯示,1980到2003年,北京消失的胡同地名近40%,許多空間地理和歷史脈絡也因地名消失而中斷,但仍有些老地名如奶子房、騷子營、鐵獅子墳、公主墳、珠窩村等。江蘇則有高潮村、太監弄,浙江有火星村,長沙還有火星派出所,種種地名或單位名稱千奇百怪,卻留下了歷史文化底蘊,有人建議改,但也有人要求保留。
其他地方還有「土橋」和「八公里路」合併後,竟直接命名「土八路」。重名現象更是嚴重,有個城市光是「新村路」,就有6條。
祭城路更名 民眾反對
在河南,鄭州有條古老的「祭城路」,去年5月被市政府改名為「平安大道」,讓當地民眾難以接受。「我家族在這住了430年,輕易就改地名我無法接受。」當地民眾說,祭城有3500多年歷史,反對改名,雖然當地政府說已徵求民眾意見,但他問了100多人,沒人願意改名。
年輕人尋根 失望落寞
改地名除了地方有不同意見,也讓離鄉背井多年的鄉親返鄉後「找不到家」。因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完全不知道老地名在哪,讓原本前往尋根的人失望落寞。
今年2月,《加強地名文化保護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實施方案》發布。本月21日,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李立國表示,一些地方在命名時盲目貪大、媚洋、求怪,丟了傳統、斷了文脈,對地名文化傳承造成很大損害。主要目標任務是清理整治居民區、大型建築物、街巷、道路、橋梁等不符規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