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珠海桂山風電場位於內地水域,但與香港相距只有約10公里;環諮會環評小組前成員文志森說,近年珠三角水域大興土木,但內地與本港評估大型基建環境影響卻未有包括跨境項目,以致結果不夠全面,甚至低估其他工程產生的累積影響。 珠三角工程頻 白海豚遷伶仃洋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說,除了本港設立海岸公園保育中華白海豚,內地亦於珠江河口設立保育區(見圖),然而近年多項大型基建工程上馬,當中以港珠澳大橋內地段對白海豚影響較大,將牠們趕至南面的伶仃洋一帶水域,現時南方電網選中該處作為風電場選址,擔心白海豚最終「走投無路」。 跨境環保關注協會曾經統計,珠三角水域近年共有9個大型基建項目,包括本港的港珠澳大橋、機場三跑,以及內地的橫琴新區填海、深中通道及虎門二橋等,大部分需要填海,總面積38.9平方公里,佔珠三角水域整體面積約2.2%,相當於半個香港島,認為兩地政府應加強溝通,檢視區內大型基建對環境的累積及共同影響。 據了解,珠海風電項目推展過程曾遇阻滯,南方電網最初提出興建66台風力發電機,總裝機容量200兆瓦,到進入環評階段,為減少工程對中華白海豚影響,將工程規模縮減至37台發電機,總裝機容量120兆瓦,整個風電場面積由原本349公頃減至299公頃。據內地《中國經營報》報道,南方電網於2014年展開前期工作時曾發生事故,造成一條白海豚死亡,前期工作隨即被叫停,但南方電網的環評,卻沒有提及事故,只表示為了減少對環境影響,故縮減項目規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