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文學﹕福爾摩斯的理性與感性

[2015.11.13] 發表

【明報專訊】無論你是否電影迷或小說迷,你總會在成長的路途上看過、聽過福爾摩斯的故事。他會穿着格子花紋大衣,戴上帽子,拿着煙斗,神情嚴肅的向你講解案件奇妙之處。儘管面對複雜的奇案,福爾摩斯都能夠以他的邏輯思考一一解決。然而,新近的福爾摩斯電影大大改變了我們對這位英雄的看法。

當你從戲院走出來的時候,你會問「我真的看了福爾摩斯電影嗎?」英美合作電影《福爾摩斯的最後奇案》(Mr. Holmes,2015)並沒有我們預期的福爾摩斯的英俊的外形,換來是一個開始有老人痴呆病的老人家。電影中的大偵探的記憶開始出現問題,但他總會依稀想到一件案件,一件讓他猜不透的事情。

大偵探老年 記憶模糊

在福爾摩斯斷斷續續的回憶中,我們知道他曾經認識一個家庭,女的不能成功生孩子而感到非常內疚;因為丈夫完全不理解她,這更讓她感到人生沒有意義。她好像迷上邪教,丈夫找福爾摩斯偵查案件。電影有一場戲是福爾摩斯與太太在公園相遇,理性的偵探把她內心的問題清晰的告訴她,好像一篇邏輯豐富的論文。

然而,電影告訴我們邏輯不能完全解決事情。難道那位太太不知道自己的痛苦嗎?她所不知道的是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缺乏一個真正關心她的人。當時,理性的福爾摩斯不明白。太太與他見面以後便自殺死去了。他們的見面好像把她的死亡加速了。

理性邏輯 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福爾摩斯的最後奇案》中要處理的案件,是關於理性與感性的問題,案件的主角是福爾摩斯本人。他到了年老的歲月,感到人生有一些重要的東西,不能用理性邏輯來解決的。另一方面,電影中有一對母子與他同住,照顧着他。女的總是對他不太友善,感到他是不近人情的老人,反而小兒子對這位偵探的故事非常感興趣。電影到了最後那一段是精彩的,小兒子為了探索一個生物上的邏輯問題,慘被黃蜂狂針而暈倒。福爾摩斯走到外面找到他,然後馬上回到屋子打電話叫救護車,小孩的母親就站在他身旁工作,他竟然沒有告訴她,直至她自己感到有嚴重事情發生了。這是一個怎樣的邏輯?福爾摩斯認為告訴她是沒有實用性的,因為她不是醫生,不能救他。福爾摩斯最後明白到這種純理性不是事情的全部,人情世故是不能缺乏的。

人情世故 日積月累

這些理性與感性的問題,電影以故事內容告訴我們之外,電影的敘事形式也是有趣的。《福爾摩斯的最後奇案》是用了意識流的手法拍攝的,攝影機走進年老的偵探的腦海中,看他想到了什麼,忘記了什麼。這種拍攝方法本身都是有意挑戰傳統的、富邏輯性的敘事。有些人認為理性邏輯是一種學問,這無疑是對的;但人情世故不光是一種學問,這更是我們日積月累,歲月的寶庫。

圖:資料圖片

文: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人文學科研究中心協理主任 黃淑嫻

更多教育
博看世界﹕從早期公共設施 認識香港民情
【明報專訊】時間回到1842年,清政府在鴉片戰爭被打敗,香港島被迫割讓予英國,誰會想到這個小島,日後竟然發展成華南沿海最重要的通商門戶。開埠... 詳情
閱讀篇章﹕劫數難逃
【明報專訊】近日佛門清淨地,鬧出帳目不清。佛家有所謂「劫」,來自梵語「Kalpa」,或譯「劫波」、「劫簸」,「劫」是略稱,原指極長的時間單位... 詳情
【明報專訊】我家鄉有幾個人走在路上,A ______________來了一場大風雨,大家忙跑到古廟裏躲避。一時雷霆大作,就在廟旁翻滾迴旋。 ... 詳情
【明報專訊】「有」字在古代漢語中使用率極高,而且意義豐富,用法靈活,但有關它的性質和功能,學者至今仍有爭議。 以〈劫數焉逃〉為例,簡述... 詳情
【明報專訊】■語譯填充 (A)突然 (B)剛好 (C)依舊 (D)抬起 (E)倖免 ■實戰篇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