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說科舉崇尚實力主義,除了因糊名制度(《蒙面歌王》的蒙面意義相同)外,公開的儒家典籍考試範圍及註釋,亦令世家大族不再有優勢,從而達至相對公平的考核。雖說科舉的最終依歸仍是政權,譬如唐代詩人李賀因父親名字「晉肅」而需避諱「進士」這等荒誕理由不得應試,又或牛僧孺在試卷中批評宰相李吉甫而長期不獲重用,都是人治高於制度的問題;但從中國歷代選士制度來看,相比漢代察舉制、魏晉九品中正制等依賴風評、主觀意見或訴諸家族,能考核實力高下的科舉正是封建社會中最客觀公平的機制,才會存續千年而成為東方考試文化之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