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縱隊救二戰美軍 子追溯父脫險路成書
【明報專訊】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東江縱隊歷史研究會出版新書《克爾日記》,記述1944年美軍「飛虎隊」中尉唐納德.克爾(圖)轟炸日軍佔領的啟德機場一役中戰機被擊落,獲東江縱隊營救的經歷。當年克爾在港逗留27天,其間獲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和港人幫助,才能轉到內地順利脫險。他寫下日記傳給其子,其子在母親的囑咐下來港尋父親足[,最終在研究會幫助下,花約7年時間蒐集資料,才於昨日發布。
轟炸日據啟德被轟落
當年克爾駕駛戰機在啟德機場附近被擊中,揹茩偃妐谷b沙田觀音山附近。經港人幫助,才被送到土洋東江縱隊司令部,再經美軍桂林基地返國。克爾於1977年以62歲之齡辭世,但一家人沒忘記當年港人恩惠。克爾的妻子維達.克爾更在2006年臨終前,一再促兒子追尋父親足[。
雖事隔60多年,克爾的兒子最終透過網絡接觸到東江縱隊歷史研究會,克爾的日記才能重新傳世。2008年,克爾的次子戴維.克爾首次來港,東江縱隊歷史研究會會長尹素明憶述初次見面時,仍懷疑戴維的身分,直到對方出示多封克爾私人信件,才確認對方是克爾之子。
留下日記 隱名防泄行蹤
在戴維多次來港協助下,研究會開始追尋克爾在港蹤[。但想不到的是,即使日記到手,尋根工作仍困難重重。例如,克爾在日記中對不少人都用了化名,甚至只記為「一個男人、一個女人、四個細路」,原來,克爾是因為不想一旦被俘時行蹤曝光,才刻意隱名。尹素明說,研究會走訪了80多個老戰士及其後代,差不多行了半個中國,才能找到書中大部分人身分。
而據尹所述,戴維做事非常認真,有些地點甚至「要GPS對過」才能確認,其中一個在石壟仔的山洞,研究會就曾派員去過5次。研究會亦曾四赴克爾上船離港的西貢米粉嘴,才確定克爾上船位置。
由於克爾加入空軍前曾於陸軍工程兵團繪製地圖,故日記中載有多幅插畫和地圖。該書編委之一、科大華南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兆和笑言,書中其中一個罕有沒有被「隱名」的人物,其後被克爾稱作「再生父親」的劉黑仔,雖然獲克爾高度評價,但克爾初時曾在日記中形容對方「態度傲慢又愛自誇」。
雖然研究會與克爾的兒子盡力還原歷史,但終究有遺憾。如日記中記錄了一名叫「湯姆士.王」的港九大隊成員,能用流利英語與克爾對話,但研究團隊問遍了在生的港九大隊成員,均不認識,最終未能確認其身分。
母教子學救父恩人
戴維說,其父回國後少談戰事,其母則經常向兩兄弟說一個小男孩的故事,指小男孩協助了這名手媮朁崏茩偶迅坁漱h兵,戴維認為,其母肯定是想要兩兄弟以小男孩做榜樣,就是即使要冒風險,只要是為了正義,也準備好幫助處於危險中的陌生人。
克爾當年臨離開香港時,在日記中寫道,「回望岸邊,我向默默目送我的人揮手。雖然從我跳傘降落九龍開始,我每天都盼望這件大事的來臨,可離別在即,我卻感到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