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 公營院舍不足 輪候長
據社署資料,本港有約7.6萬個安老宿位,當中約5萬個(65%)為非資助,有4萬人入住,另2.6萬個資助宿位爆滿。老人權益促進會副主席藍宇喬指出,宿位輪候時間長是目前最大的問題之一,政府2003年起推行「中央輪候冊機制」,暫停長者宿舍和安老院的申請,新申請人只能選擇護理安老院或護養院。
根據社署數字,截至2015年5月底,輪候人數為31,655,各種院舍的大約輪候時間均逾30個月。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指出,不少長者未獲宿位已過身,可見院舍嚴重不足。
政府回應
.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
政府推出「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讓長者選擇私營院舍服務,並於2013年推出為期兩年的試驗計劃,平衡公私營服務使用量。在試驗計劃中,社署會向合資格長者發放每月5800元的服務券,以使用指定的日間中心或家居服務。
不過,署方向1900名輪候長期護理的長者發放申請,只有約240人(約12.6%)參與。另外,有團體認為申請服務券的長者,會被凍結輪候院舍的程序,等同助政府減低輪候數字,而非真正協助有需要長者。
.內地養老
港府於1997年起讓居於廣東省的香港長者領取綜援,本港有兩機構於內地設專供港人入住的安老院。不過,「群策學社」會員黃龍輝在《明報》撰文指出,內地缺少港人可信賴的醫護設施,令不少原本在內地養老的港人回流,導致內地的港人養老院舍因長期住客不足而面臨倒閉,因此內地養老無助解決香港的安老問題。
(2) 安老政策問題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章明指出,安老政策長遠要走向家居照顧,但現時本港側重院舍照顧,長者院舍入住率達6.8%,較其他地區高,居家照顧也非以人為本,單是服務時間已受機構所限,反要長者遷就配合。他又說,被評為中度缺損或長期病患的長者,病情若穩定,都可透過家居照顧處理,但因社區服務不足,無奈入住院舍以獲取全日照顧。
政府回應
.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
政府在2013年《施政報告》 指出居家安老是大部分長者的心願,亦與政府「以家庭為本」的福利服務政策一脈相承,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採用「錢跟人走」的模式,讓長者自行選擇適合的社區服務。不過,在試驗計劃中有不少長者因可選擇的服務有限而退出。
.長者住安心計劃
房協總經理張滿華表示,為減低長者在家中發生跌倒等意外的風險,房協2013年聯同測量師學會推行「長者住安心」計劃,為私樓的長者提供改善家居安全的建議,包括評估是否要改裝廚廁、加裝扶手、添置掛牆}涼椅和廁板加高器等(圖),便利長者梳洗。一般費用數千至數萬元,若長者未能負擔可申請津貼,最高4萬元。
(3) 私營院舍質素參差
私營院舍受《安老院條例》規管,訂明院舍設備和人手的最低要求,不過條例20年沒修訂,私營院舍院友只能享用遠低於資助院舍的設施。議員張國柱指不少私營院舍本可以收較高費用,以提供更好服務,但為了吸引顧客而未如此。藍宇喬認為私營院舍質素與行業的服務文化,以及無投放資源培訓員工有關。
政府回應
.社署派員巡查 拒續牌
受《安老院條例》規管的大埔劍橋護老院事件被揭露後,社署社工到訪院舍,探訪受影響院友並提供支援。牌照處亦派員巡查院舍,確保涉事院舍維持一定服務水平。另外,涉事護老院牌照期滿,社署決定不予續牌。
(4) 私營護老院員工待遇差
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組織幹事劉家樂撰文指出,私營護老院面對工序緊迫、長工時、低待遇、容易工傷等問題,令長者照顧行業成為厭惡工作,但管理層解決問題的方法,卻是輸入工資更低的外勞。
另外,現有安老院員工年齡層上升,2012年有調查發現,安老院護理員平均52.3歲,近兩成年屆六旬。
政府回應
?鼓勵青年投身安老行業
為免護理員青黃不接,2014年政府預留撥款,由圓玄學院社會服務部推行先聘用後培訓的「青年護理服務ㄞ霅p劃」,鼓勵青年投身安老及康復護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