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坐下來用餐時,其實,就是在做生與死的抉擇。這一說法聽起來很嚇人,卻道出了一個樸素的道理:你所要享用的飯菜,將會影響你的健康,甚至決定你的壽命。這裡向大家介紹10種營養豐富的食物,研究證明,它們有助於預防多種疾病。
1. 豆類
豆類是蛋白質與B族維他命的豐富來源。所有的豆類都是超級食物,扁豆、青豆、黑豆、紅豆最常見。建議每星期至少吃4次豆類,每次0.5杯(一杯約一個棒球的大小)。豆類的好處包括:降低膽固醇、對抗心臟病和高血壓、穩定血糖、減少肥胖、減輕便秘。
2. 藍莓類
藍莓類是超級抗氧化劑。同類食物:紅葡萄、草莓、櫻桃、覆盆子、黑莓。建議每天食用1至2次。藍莓的功效包括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並且有助於維持健康的肌膚,緩和皮膚鬆弛下垂和眼袋。
3. 青花椰菜
青花椰菜是強力抗癌武器、鐵的主要來源。同類食物:甘藍菜、捲心菜、白花椰菜、白菜、芥菜等。建議每天攝取。青花椰菜是對抗癌症威力最強大的武器,特別是肺癌、胃癌、結腸癌和直腸癌。研究發現,青花椰菜的攝取量越大,患結腸癌的機率就越低。
4. 燕麥類
燕麥類是降低膽固醇與血糖的功臣。同類食物:糙米、小麥胚芽、小米、黃玉米、蕎麥、黑麥。燕麥的熱量含量低,富含纖維和蛋白質,也是鎂、鉀、鋅、銅、錳、硒的豐富來源。燕麥降低膽固醇的能力十分強大。研究顯示,膽固醇高的人一天只要攝取3克燕麥,堅持一段時間,膽固醇就能明顯降低。
5. 柳丁
柳丁含有豐富的維他命。同類食物還有:檸檬、葡萄柚。建議:每天吃1個。柑橘類水果富含維他命C及其他重要的營養素,研究發現,柳丁可以維持心臟健康,並且預防癌症、中風、糖尿病以及許多慢性疾病。
6. 南瓜
南瓜富含類胡蘿蔔素。同類食物:紅蘿蔔、地瓜。建議:每2至3天吃一次。南瓜的纖維含量極高,熱量低,其中所富含的類胡蘿蔔素可以降低患多種癌症的風險,包括肺癌、膀胱癌、子宮頸癌等,還可以保護皮膚和眼睛免受紫外線傷害,預防眼部疾病。
7. 野生鮭魚
野生鮭魚提供必需脂肪酸。同類食物:鱸魚、牡蠣、沙丁魚、比目魚、鯡魚、鱒魚。建議每星期吃2次。鮭魚含的不飽和脂肪酸能有助預防中風、心臟病以及免疫系統疾病。
8. 菠菜
菠菜是營養模範。同類食物:甘藍菜、萵苣。建議每2至3天吃一次。許多研究證實,菠菜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皮膚癌、口腔癌、胃癌、卵巢癌、白內障等疾病的風險。
9. 番茄
番茄富含茄紅素,好處多得說不完。同類食物:西瓜、紅葡萄柚、柿子、木瓜。建議每周至少吃一次。番茄對預防前列腺癌效果特別突出,同時可以降低乳癌、消化道疾病的患病率。
10. 核桃
核桃的不飽和脂肪酸降低膽固醇。同類食物:杏仁、開心果、芝麻、花生、南瓜子、腰果、榛果。建議一星期吃5至6次,每次約25至30克。堅果可以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臟疾病的風險。研究也發現,常吃堅果的人,患糖尿病、癌症,以及其他許多慢性疾病的風險比較低。
-----------------------------
苦瓜 薑 綠豆 薏米
夏日必吃4大食物
食是一種文化,內涵豐富,從果腹、解饞到養生,可以說境界有多重。中國的「食補」是智慧的結晶,從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五味入手,再到適應四季的食物選擇,可以說將吃挖掘到了極致。既然如此,時值夏日,我們應該怎麼補,吃些什麼呢?
1. 苦瓜
苦瓜雖苦,但是它是一種對健康有益的不可多得的上好蔬菜。苦瓜中的苦瓜甙和多種氨基酸具有降脂減肥的功效,還可以起到排毒的作用。
而且,苦瓜對心、肺、胃具有清涼降火的作用,因此,夏季食用苦瓜可清熱、益氣、止渴、解疲勞、清心、明目和增強食欲,還具有養血滋肝、潤脾補腎之功效。
推薦吃法:乾煸苦瓜
材料:苦瓜500克、杭椒50克、紅椒50克、小乾辣椒4個、乾豆豉25克、鮮醬油20克、鹽2克、味精2克、白糖15克、蔥花10克、薑末5克、蒜末10克、烹調油適量。
做法:把苦瓜去籽切條,把杭椒斜切成條備用。把苦瓜放入開水鍋中汆燙10秒鐘撈出過涼。炒鍋燒熱,然後改成小火放入苦瓜進行煸炒,直至把苦瓜的外表水分煸炒至發乾為止,然後盛出備用。鍋中放油下入豆豉煸炒,把豆豉煸炒出香味兒後放入蔥薑末乾辣椒炒香,然後倒入苦瓜繼續煸炒,把苦瓜煸炒片刻後烹入醬油,倒入配料大火翻炒均勻。把苦瓜用旺火翻炒數下進行最後調味,撒入白糖、鹽和味精炒勻,炒勻後便可出鍋碼盤。
功效:防暑降脂。
烹飪技巧:乾煸時不用放油,只需把水分炒乾表皮微微發蔫即可,這樣在最後炒制時便於補充水分和吸入味道,吃起來便會降低苦瓜的苦味。
禁忌: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和生食苦瓜。學齡前兒童不宜過食苦瓜。小兒為純陽之體,胃常有餘,脾常不足,所以過食苦瓜易傷脾胃。
2. 薑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老言古語,不可不信。不過為什麼吃,如何吃,你可能不知道。在夏天,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的原理,夏天吃薑可以有助排解體內較深層的淤滯和寒氣。以體質虛寒、冬天容易手腳冰涼者最宜,熱性體質者少吃。
推薦吃法:紅糖薑茶
材料:老薑20克、紅糖50克、清水適量。
做法:先將老薑洗乾淨,用刀壓扁切碎,放入砂鍋加水煮開後改用文火熬煮15分鐘,加入紅糖,再煮開即離火。
功效:甜中帶辣,具有活血化淤、驅散寒氣的作用。
烹飪技巧:吃薑不要去皮。有些人吃薑喜歡削皮,這樣做不能發揮薑的整體功效。
禁忌:古代醫書中有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薑;一日之內,夜不食薑。」另外,熱性體質的人也不宜長期食薑。
3. 綠豆
綠豆是夏令飲食中的上品,更高的價值是它的藥用。盛夏酷暑,人們喝些綠豆粥,甘涼可口,防暑消熱。小孩因天熱起痱子,用綠豆和鮮荷服用,效果更好。
推薦吃法:銀耳綠豆羹
材料:綠豆、銀耳。
做法:綠豆和銀耳分別用清水浸泡30分鐘。泡發好的銀耳洗淨撕小塊,切碎。湯鍋中加入冷水,放入綠豆和銀耳。大火煮開,中小火慢燉40分鐘。煮至綠豆已熟銀耳變軟,加入冰糖煮至溶化關火。
功效:消暑解毒、祛熱利尿、益氣補血、美容養顏。
烹飪技巧:綠豆冷水入鍋,大火煮開小火燉至熟爛,這樣綠豆湯不會變色。
禁忌:寒冷體質、虛弱或正服藥者不適合喝。
4. 薏米
薏米一般有2/3個黃豆那麼大,乳白色,腹部會有一道凹槽,「腹溝」是淺褐色的。夏日濕氣重,中醫認為,濕邪是造成現代各種慢性、頑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推薦吃法: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和紅豆各半。
做法:洗淨浸泡兩到三個小時,大火煮開,高壓鍋上氣後關至最小火煲20分鐘,關火自然排氣即可。如果沒有時間浸泡,就把煲煮時間延長到30分鐘。
功效: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脾虛濕盛,既要去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紅豆粥莫屬。
烹飪技巧:薏米和紅豆都不具黏性,所以煲出來的湯跟我們平時喝的大米、小米粥感覺不同,比較清湯寡水的感覺,習慣就好。千萬不要加米去煲,因為米是濕黏的,雖然煲出來的口感很好,卻損失了去濕的功效。
禁忌:薏米性寒,一次食用不要過量。其實再好的東西也要懂得適可而止,不要走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