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為:袋住先弊多於利
或利民生 泛民建制更懸殊
【明報專訊】港大政治與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分析「袋住先」的利弊、比對原地踏步的優劣。他認為,政改「袋住先」產生特首,或有助改善民生、增加政府問責性,但同時會令泛民、建制的政治力量更懸殊,政府也會更有理據為23條立法,「袋住先」是弊多於利。他認為,除非政府承諾在2020年立法會全面取消功能組別,否則即使特首由普選產生,也難受民意制衡,但他評估這不會發生,「因為北京對民主的概念不是這樣,即使普選立法會,也會有功能組別」。
明報記者 梁卓怡
陳祖為說,他「嘗試」站入8?31框架想出路,但政府最終採用一個保險系數最高的方案,不留半分「鑽空子」的空間,不會有優化空間,「若他(政府)說這是中途方案,大家條氣也會順些」。
原地踏步 中央更有口實打擊泛民
陳祖為說,袋住先或會帶來有民生的改變,亦可增加政府問責性,但政治議題仍是會由中央主導。他同意,若「原地踏步」,中央會更有口實打擊泛民和民間社會,而目前「一盤散沙」的泛民主派會無新動力應對,但他認為「袋住先」弊較利多。
泛民當造王者? 陳:唔使旨意
他認為,特首選舉工程需要龐大的地區力量去家訪、洗樓、拜票。他料特首普選會令建制不斷壯大,而泛民力量會不斷萎縮,加上泛民主派不能進入內閣,形成建制和泛民的政治力量「長短腳」。他指即使吸納溫和泛民人士加入政府,也不能改變這個「長短腳」現象,「例如(運房局長)張炳良發揮不到任何民主的作用」。此外,他分析北京不會容許建制派候選人和泛民結伙(gang up),「泛民想做造王者?唔使旨意」。
建制派不時批評泛民因一己政治利益拒「袋住先」,但陳祖為不認同這說法,強調自己不是代表泛民或建制,「我不是要(政治聲音)多元得很緊要,但至少要包括主流的不同意見,泛民議員在立法會(選舉)有四五成支持,那四五成人也要有人代表,同樣若一個制度令建制派不能出閘,我也不會說沒所謂,因為他也代表建制的重要聲音」。
倘不計白票 「過半數當選」影響力微
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近日對候選人獲過半數選票當選、取消提委會公司票的口氣較鬆動。不過,陳祖為認為政府不會取消公司票。至於過半數當選,他也認為除非把白票計入有效票,否則過半數當選影響力不會大,「若一個人很不喜歡梁振英,有另一個人好過梁振英,他不會投棄權票,他一定會用手上一票來踢走梁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