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遺願 與妻骨灰混合
同行一甲子 生死相伴

[2015.03.24] 發表
李光耀(左)與妻子柯玉芝(右)攜手共度逾60年人生,相約死後骨灰並置,生死相伴。圖為兩人2006年一起出席「五一」勞動節活動。(路透社)
李光耀與柯玉芝鶼鰈情深,後者2010年逝世,李光耀在喪禮上與廝守逾一甲子的愛妻告別。(網上圖片)
李光耀與柯玉芝有二子一女,圖為家人圍觀李光耀與長子李顯龍下棋。(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我們生前相結合,死後希望骨灰也能在一起。」李光耀生前交代子女,要把他與愛妻柯玉芝一部分骨灰混在一起。2010年10月,李光耀用一朵紅玫瑰和兩次飛吻,送別與他風雨同路63載、共育有3名子女的柯玉芝。

李光耀當年在悼辭說﹕「沒有她,我會是個不同的人,過着完全不同的生活。」

李光耀在柯玉芝生命最後時刻接受《紐約時報》訪問,坦言最難過是看見中風兩年的妻子,但他仍堅持每晚讀簡.奧斯汀、吉卜林和劉易斯卡羅爾的書、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等給她聽。柯玉芝2008年中風後仍有意識,但身子已無法動彈及講話,長期卧牀。李說,夜裏聽到隔壁妻子的呻吟,他會用友人教的禱文向耶穌祈禱,自我冷靜20分鐘。他又說,一直信守着親口對妻子宣讀過的基督教結婚盟誓﹕「無論病痛或健康,無論結果如何,都愛她、照顧她、珍惜她,直至生命的盡頭。我告訴她﹕『我會盡所能,能陪多久便伴你多久。』」

夜夜為中風妻讀詩

兩人的女兒李瑋玲曾說,母親晚年左眼失去視力,父親在她用餐時刻意坐在她左邊,幫她遞餸、夾菜。柯去世一周年時,李瑋玲在報章專欄透露,父親曾親口向母親承諾,「即使你行動不便,我會讓你的生命值得過下去」。兩夫婦還討論過死亡,結論是兩人之中先走的是幸運的,留下來的人將承受失去對方的孤獨和痛苦,而李光耀給子女的交代是:基於情感,他希望他一部分骨灰和母親的混一起,兩人骨灰也要擺一起。李光耀本人亦曾表示,妻子遺願是夫婦倆骨灰並置,生死相伴。

兩人的邂逅,可追溯到1940年李光耀在萊佛士學院讀書時,與華人銀行家柯守智之女柯玉芝是同窗。李光耀在回憶錄The Singapore Story裏,記述1946年準備赴英求學前向柯表白﹕「(我)問她願不願意等,芝問我知不知道她比我大兩歲。我說知道,還仔細考慮過了……我要的是跟我同樣成熟的伴侶,不是入世未深、需要照顧的那種。」

兩人異地相思一年後,柯考獲女王獎學金與李同在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法律系,不久悄悄註冊結婚,回國才擺酒。身為亞洲首名劍橋法律系一級榮譽學位畢業生的柯玉芝,從事律師工作逾40年。李曾說,因為有個妻子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他才能追求政治理想。

柯玉芝2010年10月2日辭世,5天後舉行家族私人喪禮時,李光耀神色哀傷致悼辭﹕「如果沒有她,我將與現在不同。每當我需要她時,她總是在那裏陪着我,對於她擁有89年充實的一生,我感到安慰。」

更多要聞二
李光耀之子、總理李顯龍於周二下午,現身總統府外的悼念區,觀看民眾的留言及卡片,並與前赴現場悼念的群眾聊天。 李顯龍與妻子何晶走到總統府... 詳情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昨日逝世,享年91歲,舉國痛悲。他的妹妹、現年85歲的李金滿接受新加坡《海峽時報》訪問,憶述長兄李光耀生前點滴。 ... 詳情
精英管治31年 反對照搬民主
自新加坡1959年取得自治地位以來,李光耀一直擔任總理至1990年,一手催生經濟奇蹟,帶領國家晉身第一世界行列,奠定其「新加坡國父」的歷史地...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