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電動車有利環保,港府多年來都有措施如稅務優惠,鼓勵市民使用;不過,由理工大學及本地車廠於2009年合作推出的香港首架自主研發電動車mycar,由於缺乏資金,翌年將品牌及技術售予美國公司,現已在香港停售。帶領研發的理大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坦言「可惜」,他稱當時獲得的撥款與理想數額相差達10倍,「我們有足夠能力做得到,只是不夠錢」,期望政府增加科研支援。
鄭家偉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於2005年開始研發電動車項目,「電動車是消費品,容易讓市民接受,又可即時減少路邊排放,加上製作電動車不需大廠房,工廈一兩層樓已做到」,認為香港有條件大力發展,所以初期已計劃產業化。但他指出,即使理大的研究團隊已完成基礎及應用研究,要尋找合作伙伴推出市場卻不容易,「小型投資者的資金僅數萬至數十萬元,並不足夠,而大公司一般已有車隊」,所以政府資助是必需的。
撥款多年無增長 跑輸通脹樓市
理大最終於2009年與本地車廠EuAuto合作推出環保電動車「mycar」,並取得歐洲認證,同年赴美國展覽時,美國公司GTA稱有興趣收購。 鄭家偉稱,電動車投資很大,生產成本佔售價近八成,而更深層研發及大量投產或需數十億元投資,亦未必短期內回本,故理大與投資者商量後,翌年決定將mycar品牌連同技術一併出售。
得到外國公司賞識收購,鄭家偉既開心亦感可惜,他解釋,當時獲得的研究資助金額與理想金額比較,相差達10倍,慶幸當時不少固有技術適合應用,減省研發時間和金錢,「不夠funding(撥款) 都做到是好彩」,又認為若資助足夠,可進行更多大型、較深層及更全面的技術研究,例如充電系統、電池結構、物料、保養等,亦可以設計更多不同車種,迎合市場需要,甚至自行設立生產線。
技術人才不懂銷售
鄭家偉表示,投資科研是「預計未來」,例如將來10年,未必即時見效,或令政府不願大量投放資源。他指出,研究資金多年無增長,跑輸通脹,「我見好多funding(撥款),十幾二十年前與現在是一樣的金額,隔了這麼多年,也是數十萬元,但樓價都升了不知幾多倍,不夠錢用怎會有新產品?」他期望增加資助,若涉及較大的金額,可考慮分階段批款,亦應重點選幾種科研種類發展,否則科研無前景、出路窄,令技術人才被迫轉行,「造成人才流失,香港很大損失」。
由科研成果變成商品,包裝推廣亦十分重要。鄭家偉指出,研究機構一般只有技術人才,即使研發出具潛質的科研產品,亦未必懂得如何做好市場銷售,造成浪費,期望政府提供更到位的支援。
■影片區
Mycar教授話當年 專訪片段link.mingpao.com/23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