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學通識﹕受壓迫的天才──圖靈

[2015.03.19] 發表
圖靈為英軍設計名為Christopher的機器,成功破解德軍情報系統Enigma,間接令二戰提早結束。(《解碼遊戲》劇照)
圖靈雖對國家貢獻重大,但因同性戀者身分而受逼害,最終自殺身亡。圖為Clarke探望接受荷爾蒙「療法」的圖靈。(《解碼遊戲》劇照)

【明報專訊】你或對「圖靈」此名字毫無頭緒,但他對現代世界的發展舉足輕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圖靈為英國設計出一台能破解德國情報密碼系統的精密機器,間接促成戰事終結。雖然他被後世視為電腦科學之父,但當年因同性戀受逼害,飽受痛苦英年早逝。

解碼天才 加快二戰結束

電影《解碼遊戲》(The Imitation Game)講述二戰期間,27歲的劍橋大學數學天才圖靈(Alan Turing,Benedict Cumberbatch飾)被英軍選入秘密解碼團隊。小隊的工作是破解德國的精密情報系統Enigma,惟程式每天變更,如24小時內不能解碼,一整天的工作便白費。電影描繪圖靈性格怪異,說話直率又不喜歡與人合作,惹來團隊成員不滿被排擠。圖靈設計高難度填字遊戲登報找尋解碼天才,最後選中Joan Clarke(Keira Knightley飾)加入解碼團隊。惟Clarke礙於女性身分不便與男性共事,偽裝在軍中從事文書工作。

在Clarke的鼓勵下,圖靈主動打破與同僚的隔閡,團隊漸漸形成向心力,日以繼夜研究解碼,終製造出一台圖靈深信可破解Enigma的機器,圖靈將其命名為Christopher(他年少好友的名字)。起初機器運行緩慢,仍須與時間競賽及改良。與此同時,圖靈意外發現團隊中有蘇聯間諜,想告發卻反被對方威脅公開同性戀者身分。當年社會對同性戀接受程度非常低,被視為罪行。本來與Clarke訂婚的圖靈亦向她坦承自己是同性戀者,取消婚約。

最後圖靈設計的機器成功破解Enigma,間接促成二戰結束,更成為電腦的雛形。雖然他貢獻非凡,卻因同性戀者身分而受逼害,1952年警方控告他干犯「明顯的猥褻和性顛倒行為罪」,罪名成立。圖靈希望繼續研究,所以選擇接受以女性荷爾蒙藥物減少性衝動的「療法」(否則要坐牢),但「化學閹割」的過程令他非常痛苦,結果兩年後他吃下有毒的蘋果身亡,終年41歲。

揭示西方上世紀保守價值觀

《解碼遊戲》反映大半個世紀前西方國家的社會問題,包括女性地位和性傾向歧視。雖然今日英國社會對男女和性傾向抱持較平等態度,但圖靈受的逼害到2009年才被官方正視——時任英國首相白高敦(Gordon Brown)代表政府公開向圖靈道歉,承認他對終結戰爭的貢獻及當年政府對待他的方法不人道(inhumane)。英女王亦終在2013年為圖靈平反。

電影在2015年奧斯卡電影頒獎禮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編劇Graham Moore在台上致辭時,坦言自己16歲時因為自覺與眾不同而想過自殺﹕「但現在我能站在這裏,希望把這個時刻送給其他覺得自己怪異或與世界不同的孩子……stay weird, stay different。」

相信自己貢獻國家

電影中Clarke說過﹕「誰會喜歡平凡?」所謂與眾不同,多因社會早有一種約定俗成的眼光,造成與大部分人不同者就是「怪異」的印象。正如電影中的圖靈不善交際,加上是同性戀者,令他不被社會接納,種種歧視目光甚至掩蓋他的才能、天賦,埋沒他為國家的貢獻。

電影另一個重要信息是不輕言放棄。面對史上最精密的軍事情報系統Enigma,盟軍多年苦無破解之法,眾人初時亦不相信圖靈設計的機器能破解。圖靈片中有一句對白——Sometimes it's the very people who no one imagines anything of who do the things that no one can imagine.(有時候,不被看好的人反而能做出大家從未想過能發生的事)。青少年在成長中可能面對很多質疑,懷疑自己的能力,或為偏離「主流」價值觀的想法而感到徬徨;但圖靈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做對的事,不管受到什麼質疑,只要不放棄,總有成功的一天。

■相關通識概念

偏見(prejudice)

潛能(potential)

社會價值觀(social value)

社會規範(social norm)

■思考問題

1. 以你所知,同性戀者在現今社會得到平等的待遇嗎?

2. 社會價值觀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個人發展?

文﹕鄭寶欣

圖﹕安樂影片有限公司

更多教育
DSE試場通勝﹕筆試及聆聽試宜忌
【明報專訊】上星期的「DSE試場通勝」為大家介紹應考語文科口試的宜忌,文憑試筆試將於本月底展開,我們今次集中講解應考筆試及聆聽考試的注意事項... 詳情
【明報專訊】早前與同學分享單元一至三的主題重點及重要概念,在繼續討論餘下單元重點及重要概念前,這期先談談快將舉行的公開考試注意重點。常聽到畢... 詳情
實戰錦囊﹕溫習DSE恆常議題
【明報專訊】◆沒有最多,只有更多(圖) ◆小明﹕嗚,恆常議題不會太多吧…… 君老師﹕恆常議題不少可以由個人出發,例如﹕ ˙... 詳情
試題拆解﹕自由行影響社會
【明報專訊】◆資料A 一項針對自由行的調查結果 (見圖表1) (見圖表2) ◆資料B 香港零售業2015年1月... 詳情
【明報專訊】◆最喜愛欄目﹕ 周一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