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轟港統戰搞錯對象
楊虎城孫籲中央「化敵為友」
全國政協會議昨日下午閉幕,通過的政協政治決議涉香港部分重提「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而西安事變主角之一楊虎城的孫兒、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委員楊瀚炮轟中央近年對香港的統戰不善,出了大問題,在方向上沒有搞清楚統戰的對象。
楊瀚還憶述及讚揚當年總理周恩來及前中央政治局委員廖承志等專門統戰敵人、與反對派打交道,期望化敵為友,但現在對港的統戰工作根本不敢與反對派接觸。
1936年底,當時的西北軍領袖楊虎城與「東北少帥」張學良聯合發動兵諫,軟禁蔣介石,逼他與中共合作抗日,史稱「西安事變」。
「周恩來專跟反動派打交道」
請問你覺得香港的統戰工作做得好不好?身兼西安事變研究會會長的楊瀚昨日帶點氣憤地回應本報的提問說:「做得好就不會出這麼大的問題了!因為從我接觸的看,是方向有問題,原來統戰的對象沒有搞明白,該統(戰)誰。」
當被問到今後應該如何改善對香港統戰工作時,楊瀚說:「它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做廣大的知識分子、教師、學者的工作。這個要多聯繫、多宣傳。再一個層面是也要做反對派的工作,對反對派,也要做他們的統戰工作。你統(戰)誰?統(戰)敵人呀!化敵為友嘛!(現在是)不敢接觸了。」
楊瀚回憶說:「(已故總理)周恩來當年專門跟反動派打交道,廖暉的父親廖承志也是,就是和反動派打交道,爭取中間派,現在也是要做到和反動派打交道,爭取中間。現在這方面做得不足。」
所謂統戰,即統一戰線,與武裝鬥爭、黨的建設,被中共併稱為「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而一連開了11天、昨日閉幕的全國政協,其官方定位就是一個愛國統戰組織,並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等方面的作用。
政協決議重提「港人治港」
在昨天通過的全國政協政治決議涉港部分,與去年的「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的提法不同,昨日公布的今年的政治決議重提「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決議指出,全國政協將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與去年相較,政治決議更強調黨的領導,提出要切實發揮政協黨組在政協工作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政協委員中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結果,決議獲得與會的2094名全國政協委員的支持票,僅兩票反對、11票棄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