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突起火 毒霧罩大溫
【明報專訊】溫哥華港昨日發生四級大火,一個裝滿有毒化學品的貨櫃突然發生火警,引發50呎的沖天化學煙柱,毒霧更向東南方移動,遠至本那比皆能聞到異味。衛生部門在現場設置800米疏散區,並劃出大範圍警告市民緊閉門窗避免出門吸入濃煙,警戒令到起火後5小時才取消。大火不僅令港口貨運停擺,火車及汽車交通也隨之癱瘓多個小時。
溫哥華消防局表示,昨日下午1時38分左右位於溫哥華港Centerm貨櫃碼頭的一個貨櫃突然起火,之後大量白色濃煙從貨櫃中噴出,煙柱一度達50呎高。消防人員到場後立即將碼頭疏散,隨後發現起火貨櫃位於貨櫃堆的正中間,兩側分別有6個貨櫃深,下方還被兩個貨櫃架高,消防員無法接近,只能從四周射水讓貨櫃降溫。
大溫港口局發言人John Parker-Jervis表示,港口所有工作人員已經第一時間疏散返家。港口位於布勒內灣(Burrard Inlet)南岸的所有營運立即中斷,其中包括鐵路以及貨車等運輸。
隨後在下午4時左右,消防局正式將火警升級為四級大火,並相信已經有三個貨櫃開始燃燒,四周的貨櫃也受損毀。共有65個消防員、兩組危險物品處理組、兩艘消防船前來救援。由於現場消防水源有限,消防員需要從港口直接抽取海水進行灌救。
隨後在4時30分左右,因為難以直接撲滅火勢,消防局決定讓貨櫃內的化學物品自行燒完。到了下午5時左右,沖天煙柱終於逐漸消散,火勢也獲得控制。
溫哥華沿岸衛生局隨後判定貨櫃內裝有氧化劑(oxydizer)助燃特性的三氯異氰酸(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隨即設立了800米的疏散區。消防局也立即劃定緬街(Main St.)以東、1街以北、納奈莫街(Nanaimo St.)以西的範圍為警戒區,所有警員及消防員皆須戴上防毒面具。
警方在危險區內呼籲所有市民緊閉門窗留守室內,就算不得已要出門,也應在門上留下字條,讓別人知道自己已經疏散。溫哥華市府則透過社交網站,通知危險區內的市民要緊閉門窗。該警戒令隨後於傍晚6時40分左右撤銷。
無家可歸人士聚集的市中心東端剛好位於警戒區內,位於東端的卡內基中心(Carnegie Centre)昨日則全面開放,讓無家可歸人士能夠進入避難。溫哥華市府也延長公共圖書館等公共設施的開放時間,讓一些市民能夠進入躲避化學煙霧。
警戒區內也有好心市民,沿街向捂着口鼻逃難的市民發放衛生紙。由於影響範圍極大,許多市民紛紛報警詢問佔用資源,導致警方需要公開呼籲市民不要致電911查詢關於煙霧的訊息。
大溫昨日下午2時左右的風向為東南,風速每小時2公里至8公里,因此化學煙霧由碼頭向東南方蔓延,連本那比鐵道鎮(Metrotown)都能聞到異味。天氣學家更估計,化學煙霧昨晚最遠甚至有可能飄到高貴林。
溫哥華消防局助理局長庫爾森(Ron Coulson)透露,三氯異氰酸本身並沒有自燃特性,有可能是與其他化學物質產生反應導致起火。他稱需要等到火勢完全撲滅,現場沒有任何危險後,才可能檢查貨櫃是否遭到污染或是出現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