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患擴張性心肌病的14歲少年何建澄,今年6月因心衰竭留院至今,要靠「人工心臟」體外左心室輔助器維持生命。早前他收到願望成真基金送出的手提電腦,一解留院時的苦悶,而他早日出院上學去的心願,和等待適合他移植的心臟一樣,卻仍然未「見晴」,建澄母親希望兒子盡快等到合適心臟移植。
葡萄球菌感染 ICU留醫
建澄心臟衰竭後,功能只及正常人約五分之一,目前在瑪麗醫院心胸外科深切治療部留醫,腹部需接駁通往「人工心臟」體外左心室輔助器的喉管,以候適合他體型和血型的心臟移植。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部顧問醫生何嘉麗表示,建澄需要O型血、兒童或嬌小成年女性心臟,但兩三個月前開始,其人工心臟喉管和皮膚接駁處有金黃葡萄球菌感染而發炎,傷口有膿,需打最強力的抗生素針和重複照電腦掃描以確定發炎情况,情况暫時受控。
用人工心愈久愈易中風
何嘉麗又表示,處理炎症的最佳方法是移植心臟,屆時就可以拆走人工心臟,清理伴隨身體異物而來的炎症,若建澄開始不斷發高燒、出現細菌入血等情况,便需要即時換上新的人工心臟。她說,外國有病人最長使用人工心臟達一年,但使用人工心臟愈久,併發症如發炎、在機器內產生血塊甚至血塊走到腦部而隨時中風的風險就愈高,心臟病加上留院,亦令建澄較同齡男童瘦小。圓面孔讓人以為建澄「有肉地」,但身高約140多厘米的他體重為43公斤,較入院前瘦了6公斤,手腳略顯消瘦。
基金辦派對 送手提電腦
願望成真基金早前完成建澄其中一個願望,為他送上一部手提電腦,以在病房學習、看漫畫和聽音樂,前日又為愛吃法國菜的他舉行聖誕派對,送上多道菜式。在醫院學校上課、明年仍需要留級一年的建澄表示,希望可早日上學,而建澄母親則希望兒子盡快等到適合心臟移植並出院。
在記者面前的建澄慢熱害羞,其教會神父表示,他在教會十分活潑,會負責在教會帶領祈禱,教友準備在平安夜為他祈禱,祝福他盡快得到合適心臟。
明報記者 黎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