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明報製圖)
放大
 

其他新聞
大河道爆水管 黃河瀉地
民主黨吸年輕人:改黨綱可商
黎智英辭壹傳媒主席 稱不賣盤
消夜食客爭執 橋底辣蟹打鬥
迷路翁13℃露宿山頭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政府﹕10年基建整體「有賺」
指逾九成項目無超支 可「拉上補下」

【明報專訊】近年政府多個大型基建超支,發展局常任秘書長韋志成稱,2004/05至2013/14年的10年間,980個已完成的基建項目總預算2340億元,最後只用了2000億元,整體甚至「有賺」,當中只有50至60個項目超支,需要到立法會申請追加撥款,認為其他無超支的項目可以「拉上補下」,彌補超支項目。而政府亦委託專家審視過工務工程的預算計算方法,相差率不大,認為預算方法相當成熟。

韋志成昨出席無綫《講清講楚》時指出,本港最近幾年基建工程達到年均700億元,屬「合理水平」,公私營工程合共約1800億元,仍低於1990年代十大核心工程每年2200億元投資額。他說,工程預算不能百分百準確,有需要時便調整,最重要是在合理水平。若預算定得太寬鬆,雖然減低超支風險,但會凍結流動資金,減少可動工工程的數目,政府要從中取得平衡。

預算須靈活 合理即可

他指出,政府兩年前邀請牛津學者Bent Flyvbjerg(傅萊傑格)統計,檢視逾30個國家及地區合共逾1000項工程,發現外國工程立項預算和最後結算平均相差20%,香港只相差11%。韋志成引述專家稱,港府毋須改變現時預測工程項目的計算方法。

韋志成引述2013/14年度之前的10年數據,指超支工程項目僅佔整體少數,只50、60個項目超支要追加撥款,最後可「拉上補下」。980個已完成的基建項目總預算2340億元,最後只用了2000億元,整體甚至「有賺」。

不過,本報翻查政府向立法會申請追加撥款的數字,若計算2005/06至14/15年度的10年超支項目合共63個,核准預算1423.6億元,追加撥款437億元,超支率高達30.7%,當中包括超支逾五成的蓮塘/香園圍口岸、污泥焚化設施、中環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等。

環保職安致近年造價升

韋志成指出,近年本港工程造價上升,主因不在於建築工人工資上升,而是為滿足更高的環保及職安要求,近年同一項工程需要的工人數目較10年前多六成至1倍,整體效率比以往低,亦是造價上升原因之一,他認為要認真考慮輸入適當數量技術工人。他又指出,立法會「拉布」亦會拖慢工程,令造價進一步上升。

 
 
今日相關新聞
政府﹕10年基建整體「有賺」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