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聯邦政府周二提出法案﹐旨在縮窄加拿大和美國的物價差距﹐遏制「地域價格歧視」。新法授權競爭局專員調查加拿大較高物價投訴﹐點名抬價業者。
但智囊團代表指出﹐新法不能壓低加拿大物價。
工業部長莫而進(James Moore)周二宣布《價格透明法案》(Price Transparency Act)﹐授權聯邦競爭局專員﹐調查可疑抬價個案﹐公開哪些業者抬高價格。他說﹐專員公布價格歧視個案後﹐最終由民眾自行決定﹐是否光顧特定廠商。
競爭局專員也可以頒布法律文件﹐強迫公司揭露詳情﹐解釋它們如何標價﹐提供證據證明它們的價差有理。
莫而進說﹐政府周二在國會提出新法案﹐旨在保護加拿大消費者﹐保證國民支付「一樣的金錢﹐買一樣的物品」。
他承認﹐加拿大業者做生意﹐要承擔一定的成本﹐結果部分物品的價格高於美國﹐但有些零售商愛玩「價格歧視」。
莫而進說﹕「地理價格歧視千真萬確﹐給辛勤工作的家庭和零售業帶來沉重負擔。畢竟消費者應該知道﹐加拿大和美國的物價差距是否合理。」
豪維學會(C.D. Howe Institute)副主席波斯曼(Finn Poschmann)指出﹐政府提出的新法案不會降低加拿大物價。
加拿大零售商理事會(Retail Council of Canada)主席布斯波伊(Diane Brisebois)則說支持新法案。
最近幾年﹐加拿大消費者察覺﹐本地物價高於美國﹐尤其是加幣平算美元的時候。多項研究發現﹐加拿大物價平均比美國的高10到25%。加拿大統計局曾在2011年估計﹐加拿大很多物品的價格平均比美國貴上大約25%。
零售業常說﹐眾多複雜變數導致加美價差﹐包括匯率?運輸成本?市場大小?關稅及不同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