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本港每天均有長期病患者和因病或意外需要接受手術的人需要輸血,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接受捐血,熱心市民持續捐血令病患者可得到適當治療,捐贈的一包全血每次可救治3個或以上病人。
每月首天為「新血日」 擴捐血者層面
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近日指出,11月為流感高峰期,有意捐血的熱心市民因身體不適而不能捐血。由於血液沒有代用品及有儲存期限,發言人指出每日要有1000人捐血「先夠用」,但11月每日只有700至800人捐血,令目前每天需要1100人捐血才能達到血液的需求。輸血服務中心12月1日緊急呼籲,表示O型同A型血庫分別只夠4天用,加上天氣轉涼,預期會有較多長期病患者及長者入院,屆時血液需求會上升,呼籲市民踴躍捐血。
輸血服務中心2013年收集到24萬多袋血液,較2012年少約1%,仍出現供應緊張情况。血庫最理想的儲存量為足夠供應10日的需求,但時常未能達至此標準。輸血服務中心顧問醫生李卓廣表示,本港人口持續老化,增加血液需求,血液中逾六成紅血球用於60歲以上的病人。中心2014年要收集逾24萬袋血,才可滿足臨牀病人的輸血需求。為擴大首次捐血者的層面,中心2014年4月推出新計劃,將每月第一天定為「新血日」,安排新捐血者同坐一起捐血,減輕新捐血者的焦慮,預計每月可增加150名新捐血者。中心2014年的新捐血者目標人數是41,250,截至10月已有31,660名新捐血者,離目標還差9590人。
設流動捐血站 定期訪學校宣傳
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定期到中學宣傳及設置流動捐血站,發現高中生捐血意欲較高,每年平均逾20%高中生有捐血。但紅十字會的調查顯示,2012年捐血者中約六成是30歲以下年輕人,低於十多年前的七成比例,主因是新高中學制令可以捐血的16歲以上中學生大減,紅十字會難以在中學集中宣傳,要改為呼籲大學生踴躍捐血。2013年,李卓廣曾表示大學生每年捐血人數不足4000,呼籲大學生踴躍捐血,助己助人。
根據現時指引,年齡介乎16至60歲人士,只要健康良好及體重超過41千克(即90磅或以上)就初步符合捐血條件。捐血者每次捐血前必須填寫一份捐血登記表格及經過健康諮詢程序,目的是透過一系列有關捐血者過去及現時身體健康狀况的資料,包括服食的藥物及其他療程、生活習慣、性行為及外遊紀錄等,決定捐血者是否適合捐血。有意捐血者並要即場通過血色素測試,再量度體溫及血壓,一切正常方可以捐血。所有收集回來的血液亦須經過嚴格病毒測試,才可送往醫院給病人輸血之用。
——綜合《明報》報道及香港紅十字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