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考試主導 補習文化盛
在香港,學歷仍然是向上流動的重要資本,學生傾向將公開試與自己未來成就掛u。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青年就業服務督導主任林遠濠指出,香港學生從小被教育「讀書愈多愈好」。由於入大學率長期偏低,有學生認為文憑試「一試定生死」,用盡方法提高成績以增加入大學機會。
九龍社團聯會及婦女事務委員會2014年5月至6月以電話訪問約251名學生和395名家長,發現超過六成學生曾補習。曾報讀補習課程的受訪學生中,逾八成表示補習對成績有幫助。補習社以考試導向,用「獨有應試技巧」和「貼題」作招徠,不少學生認為日校教師講授的知識未有針對公開考試,相比補習社的生動、精簡、目標明確的教學模式,更相信參加補習班能以最短時間提高考試成績。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學生不論成績好壞亦「無執輸」補習屬不健康現象,形成依賴補習教師及「貼士」,降低自我學習能力。
課外活動變課堂延伸
香港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風氣愈來愈盛行。參與課外活動原意是希望學生能夠全面發展,發揮個人興趣,但不少學校的收生準則列明課外活動佔若干比例的分數。課外活動地位提升後,有家長本末倒置,將課外活動變成學校課堂的延伸。家長將學生的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希望子女能得到多個獎項和證書,報讀學校時能在課外活動一項中獲得更好分數,變相令課外活動成為「另類功課」。民建聯2014年8月至9月期間訪問226名幼稚園家長,近六成家長認為報讀課外活動會助孩子贏在起跑線,逾五成幼童報讀1至3個課外活動,更有九成半幼童有補習。
2012年7月,香港家庭教育學院調查發現,逾60%受訪學童每周花8小時或以上參加課外活動,超過90%家長表示會安排子女上語言班或補習班,但有逾半數受訪學童表示最愛的活動是游泳、籃球等。
學生欠缺生活技能
近年父母出現「直升機家長」和「怪獸家長」的管教方式,導致「港孩」現象。「直升機家長」指家長對子女過分保護,好像直升機一樣在子女頭上盤旋,令子女過於自我中心;怪獸家長則對子女期望過高、過於茩咻迂拲o失,對學校常提出無理要求,令子女模仿其做法。
人力資源顧問周綺萍指出,現代的家長和學校對學生的保護太周全,在見工面試時,甚至有學校幫學生準備個人履歷,到人力資源公司代為求職。兒童及教育心理學家張明麗指出,香港家長過分重視小孩的讀書成績,忽略他們的自理能力、人格和德行發展,長遠影響子女日後社交,令他們失去獨立成長的機會。
唯有讀書高與「贏在起跑線」
香港家長普遍有「贏在起跑線」的概念,希望讓自己孩子學好各樣技能,認為愈快起步,拋離其他小朋友,就代表愈快成功,令教育愈推愈前。香港家長一早安排孩子未來,從選報幼稚園開始,家長認為名校幼稚園能有助小孩升讀有名的小學、中學和大學,將來出人頭地。
但德國這個全球獲得最多諾貝爾獎的國家,一直反對學前發育,認為小孩太早開始學習會扼殺與生俱來的創意,看似「輸在起跑線」,卻能贏在終點站。民建聯婦女事務委員會也表示,「贏在起跑線」只是廣告宣傳,沒有科學理據支持,家長應放手讓子女自由發展,一至兩項課外活動已足夠。
◆自由玩提高創造力
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發現,與1970年代相比,現時的小孩「玩」少了1.7個小時,並呼籲每天至少讓小孩自由玩1個小時。委員會總幹事陳文端表示,現時家長忽略「玩」的重要,「自由玩」能讓小孩提高情緒智商和創造力,調節壓力或心理上緊張的時刻。
註:自由玩是指1)由兒童主導、自行想方法去玩;2)有自由空間去玩;3)能隨時隨地、毋須安排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