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網絡動員 年輕人成反專制中堅
埃及法院今次判刑對象有這麼多青少年並非巧合,因為無論統治者是穆巴拉克、穆爾西還是塞西,善用網絡動員的年輕人近年一直是當地反專制抗爭中堅,專研阿拉伯世界青年運動的學者科爾(Juan Cole)甚至形容,「過去3年的反叛抗爭都是阿拉伯千禧世代所帶領」。雖然阿拉伯之春退潮,但科爾相信青年改造社會的工作才剛剛開始,不宜過早蓋棺論定失敗。
「青年改造社會工作剛開始」
阿拉伯之春2011年初吹至埃及,以青年為主的「4月6日運動」借助社交網絡發動抗爭示威,是促成獨裁者穆巴拉克下台的重要推手之一。出身於穆斯林兄弟會的穆爾西翌年贏得大選,但他未能改善經濟,更因獨斷修憲引發反政府示威怒潮,最終以軍方政變奪權收場。
塞西主政後大規模打壓異見,穆兄會首當其衝,「4月6日運動」成員亦未倖免。一些前「4月6日運動」成員與其他青年抗爭者因而發起全新運動「我們已經受夠了」(We Have Had Enough),名字來自埃及青年抗爭名人法塔赫(Alaa Abd El Fattah)的文章標題。新運動發言人阿卜杜(Zizo Abdo)向美國中東政評網站Al-Monitor稱,他們要求將殺害任何埃及人(無論是和平示威者、武裝部隊還是警員)的兇手繩之於法,並盼促進權力分立和司法獨立。
軍方回朝令推翻穆巴拉克的革命成果受質疑,不過科爾在新聞網站TomDispatch撰文,以前捷克總統哈維爾為喻,指1968年布拉格之春被鎮壓後,仍然年輕的哈維爾遭禁止發表劇作,但冷戰結束後他卻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任總統,故如今阿拉伯千禧世代還有好幾十年成為自己社會的主人。
學者:缺清?政治計劃難抗爭
他形容阿拉伯之春至少做到三點:拒絕家族王朝式統治、毋須政治問責的終身總統制時代告終以及證明多元文化社會可在阿拉伯世界奏效(基督徒和穆斯林在解放廣場互相守護)。
不過青年抗爭運動迄今未竟全功亦非無因,早在反穆爾西示威爆發之初,開羅美國大學政治學教授(Rabeb el-Mahdi)便向《紐約時報》指出,「造反」之類的青年抗爭組織只能呼籲民眾上街,缺乏表達清?的政治計劃,難免會逐漸消失,「原因是他們只知道他們不想要什麼,而不是他們想要什麼」。換言之,青年世代想要真正改變埃及社會,似乎還在於能否提出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