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課分工借鏡台灣學運
網上直播講學 即抄講辭記錄
【明報專訊】周二(23日)起,學聯於添馬公園發動罷課集會,有協助籌備罷課的學生和學者表示,今次行動有多處參考了今年3月台灣太陽花學運,例如場地佈置、邀請學者講課等。
兩星期籌備 設7部門
學聯罷課委員會發言人梁麗幗表示,今次罷課由24間院校罷委會員分別負責各項工作,並由院校派代表組成聯校罷委會作為罷課行動的最高決策機構。學聯代表會副主席羅卓堯補充,在罷課兩星期前才籌備,分為7個部門,其中糾察、物資、傳訊及節目所需人力較多(見右圖)。
設Wi-Fi供即時更新消息
多名籌備罷課的學生和學者指出,今次罷課有多處地方參考台灣太陽花學運。物資組負責人黎彩燕透露,今次場地布置和以往不同,例如為確保參加者手機有足夠電量,可傳播罷課最新消息,所以參考台灣做法增設手機充電站。為求可即時向外發放信息,大會在現場架設Wi-Fi無線上網,義工可隨時上網更新facebook等,讓外界可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罷課情况。
負責協助邀約學者的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表示,今年3月曾赴台灣觀察太陽花學運,有人會直播立法院的佔領情况,運動完結後出版書籍總結經驗;有不少學者在佔領範圍周邊講學,片段會上載至互聯網。這些台灣經驗啟發他邀請學者於罷課期間授課,現時籌組工作轉交至嶺大文化研究系副教授陳允中。成名又邀請網媒SocREC社會記錄頻道直播課堂及集會,以及找學生抄寫學者演講內容,讓不在現場者可了解罷課。
「外交部」與民間團體合作
今次罷課的另一特點,就是學聯邀請多個民間團體合作,例如邀請團體協助現場網上直播、協助安排學生落區派宣傳單張,以及容許個別團體在添馬公園範圍集會辦活動等,並特意設立社區行動組和「外交部」負責。
社區行動組負責人王瀚樑表示,活動包括與街工合作安排罷課學生在葵涌派傳單,另安排學生去深水埗傳宣罷課,以及探訪清潔工。「外交部」負責人黃菀靖指出,她與另外數名同學會負責與其他民間團體溝通,例如協調他們在添馬公園設街站、安排他們站台聲援學生罷課等。
陳淑莊:課堂規模超台學運
今年3月初曾赴台灣考察太陽花學運的公民黨陳淑莊分析,台、港學運不同之處在於香港罷課是「朝十晚十」學生集會,太陽花學運是學生佔領立法院後,吸引大批市民在外聲援,兩者性質不同。她補充,兩地學運同樣有教授到場講學,但香港今次的課堂規模、數量均超越太陽花學運。
曾任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發言人沈偉男分析,台灣學運至行動後期,學生領袖之間的分歧逐漸浮現,但學聯今次罷課暫未見內部矛盾,並能與不同民間團體合作,借助團體網絡宣傳罷課信息,實屬好事。
明報記者 蕭輝浩 鄭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