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昔日明報]

 
港聞
 時事議題答題指引

【明報專訊】˙新聞議題:政改方案X學生參與政治

˙學習單元﹕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顧問教師﹕保良局姚連生中學 呂嘉敏

學習目標

◆知識

1. 了解香港近30年的政制發展

2. 掌握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2017年普選特首選舉產生辦法的決定的要點

◆技能

1. 辨別政治光譜上不同立場的人對人大就政改的決定的觀點

2. 整理不同人就人大決定的正反意見

3. 評鑑社會中就政改提出的不同觀點,並建構個人觀點

4. 分析學生或青少年在政治議題中可擔當的角色

◆態度及價值觀

1. 以持平及理性態度去討論爭議極大的議題

2. 反思學生及青少年應以什麼態度處理時事及政治

■資料回應題

(a)參考資料B,指出及解釋資料A中漫畫家對人大政改方案框架的態度。

提問要求同學利用資料B解釋資料A漫畫家對人大政改方案框架態度。從資料可見,漫畫家不滿人大政改方案框架(態度);同學需結合資料B及資料A漫畫內線索,解釋答案。

漫畫A內線索(雲吞牛腩麵只是圖片),與資料B提及的泛民主派議員觀點(「假貨」)相同,兩者皆反映漫畫家的態度,因為在人大框架下,2017年普選特首「並非真正普選」,同學可就此作詳細解釋。此外,同學也可討論兩段資料內有關人大及香港市民的角色及權利,前者完全主導政改方向,後者只有有限度的參與權,沒有什麼決策權,同學可引用及描述相關資料線索,說明漫畫家不滿政改方案框架。

(b)香港社會對政改方案產生激烈爭辯,是否由不同的價值觀所導致?參考資料B和資料C,解釋你的答案。

提問要求分析政改方案的爭辯是否由不同價值觀所致,若同學只鋪陳各派別或陣營的看法,不能滿足題目要求,同學必須探討有關看法是基於什麼價值或尺度標準而作出。同學宜先指出爭辯的焦點,然後才討論價值觀這一部分。

爭辯出現於特首參選人「入閘」條件、人數及方法,選委會角色及組成(資料B),以及是否接受人大政改方案框架(資料C)等。就首兩項爭辯,或是基於「公平、平等、民主、開放」與「穩定、循序漸進」的矛盾;而是否接受人大政改方案框架,或是「務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矛盾。通識議題可以有不同觀點看法,同學可從其他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建基於證據便可。

◆延伸回應題

(c)你多大程度同意「中學生不應該涉足政改爭議」一說?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提問要求同學就「中學生不應該涉足政改爭議」這一陳述句表達個人立場,同學宜首先界定「涉足政改爭議」這組關鍵字詞,「涉足政改爭議」可指「了解有關爭議」、「轉發相關資訊」、「提出方案」、「發起遊行集會、罷課」等不同程度的參與,字詞如何界定,將影響其後的討論。

此外,同學必須討論正反兩方面,同時分析中學生應或不應涉足政改爭議的原因,並清楚提出個人立場及主要理據。

贊成方面,可提出中學生本業應為讀書求學,應多花時間及精力在學習上;再者,中學生未能了解複雜的政治,容易被人誤導及利用;中學生大多屬理想派,提出的建議未必切實可行。

反對方面,可討論中學生有責任關注及了解社會;中學生也應如成年公民般,享有提出個人意見的權利;富理想的建議,可豐富當前的討論等等。

最後,需注意提問中的陳述句為否定句,同學在提出立場及理據時必須小心,以免提出了與立場完全相反的理據。

■學習及答題指引,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

life.mingpao.com/htm/dl/20140918BZ.doc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議題答題指引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