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終審法院前首席大法官李國能首度評論國務院6月發表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他不認同白皮書英文版把司法機關形容是行政當局(administrate),表示這是「不幸的」及「不適當的」。他稱,「更令人關注」的是法官要愛國的要求,又稱「法官沒有任何主人」。他說,白皮書發表後,社會各界的行動,反映他們保持警惕,包括法律界,所以提醒,「恆久警惕乃自由的代價」。
不過,基本法委員會成員陳弘毅不認為白皮書對法官增加了《基本法》以外的額外要求。
「恆久警惕乃自由的代價」
白皮書中文版把法官和司法人員稱為「治港者」,表明愛國是「基本政治要求」。這些內容引起部分司法界人士極大反響,大律師公會發表聲明反駁,司法界黑衣遊行以示不滿。2010年退休後甚少論政的李國能,今日在本報發表原題為「The RULE OF LAW 法治」文章,首度回應白皮書,以及講解香港法治涵蓋的三大基要原則(見表),更表明在目前充滿政治爭議的時刻,維持法治與司法獨立作為香港不可動搖的基石,是「委實格外重要」。
李國能提到,「行政、立法和司法機關在廣義上可被視為政府的三大分支或三大組成部分,但立法和司法機關並不是行政機關的一部分」,他稱白皮書中文版以「治港」一詞來形容,是指這個廣義說法。
指法官列為「administrate」不適當
不過,他說白皮書的英文版把法官列在「those who administrate Hong Kong」 當中,他稱用「administrate」這個字是「很不幸的,也是不適當的」,「很明顯,司法機關不屬於行政當局」。他稱這一方面最好能澄清,以消除因「administrate」一字而引起的憂慮。
稱法官作司法誓言便夠
對於法官要愛國的要求,李國能說「何謂愛國,無舉世公認的定義」,在司法獨立的原則下,「法官不應該親任何人或事,或反任何人或事」,無論在政治上或其他方面,法官「只對法律本身忠誠」。他稱,對法官而言,他們入職時要作司法誓言的法律規定,已是足夠和合適的安排。
他又稱,正如許多巿民一樣,他對當前社會愈趨兩極化感憂慮,盼可在基本法框架內理性討論,一切活動依法進行,希望參與討論的政界各方,能以明智及務實態度尋求妥協。
陳弘毅﹕白皮書沒附加額外要求
基本法委員會成員陳弘毅同意李國能所說,法官在入職時作出司法誓言已是足夠和合適。陳重申,法官履行他們的誓言,便已經符合基本法或「愛國者」的要求。不過,他稱白皮書沒有對法官附加額外要求。
資深大律師、公民黨黨魁梁家傑認同李國能的看法,覺得李選擇在人大常委就政改做決定前發表文章,反映李對時局的憂慮。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說,白皮書將司法機構看成治港一部分,但並非在行政之下,不認為有關說法是要影響三權分立。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稱,從國家角度出發,看不到愛國愛港有什麼問題。
梁愛詩﹕視為治港者無問題
前律政司長、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昨出席一個論壇談一國兩制白皮書時,重申白皮書將法官視為治港者並無問題,法官就職時,要宣誓效忠司法誓言,包括效忠基本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而國家與特區是整個概念,不可能效忠特區而不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