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曾「寄居」灣仔閣樓
下月道教導賞團 探文化講歷史
【明報專訊】不少人燒香拜黃大仙,希望大仙「有求必應」,甚至爭相在大年初一上頭炷香祈求好運,但未必每個人都了解黃大仙和背後的道教文化,例如1915年信眾捧着黃大仙畫像從廣東西樵山到港後,一度要「寄居」灣仔藥店閣樓,6年後即1921年才在竹園建祠,即今天的黃大仙祠。
香港道教聯合會將於下月首度舉辦有關道教文化的導賞團(見表),供巿民遊覽3個道觀包括黃大仙祠,認識道教的理念及小故事。
研究道教歷史的珠海學院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危丁明表示,當年信奉黃大仙的道長梁仁菴透過扶乩,得到黃大仙「指示」,指要遷往南方,梁遂於1915年帶同黃大仙的畫像從廣東西樵山來港。
道長帶畫像來港 扶乩覓址竹園建祠
危指出,黃大仙初「抵港」時並非於現址供奉,而是供奉在灣仔梁仁菴開設的藥店閣樓,後來梁再經扶乩得知黃大仙屬意在九龍城一帶建殿,甚至指明建殿的四角位置,因此在竹園(即今天的黃大仙)興建黃大仙祠。
黃大仙祠初期為私人道場,不對外開放,負責管理黃大仙祠的嗇色園在1934年才獲准每年農曆正月開放大殿,至1956年全面開放。危說,善眾普遍相信搶得上頭炷香可得大仙注意,令心願更易成真。他表示,在1930年代信眾需要排隊入祠,因而引來愈早上香愈好的想法。危指出,道教講求「普愛」,「不論信眾上頭炷香還是第二三炷香,黃大仙都一定會幫忙」。
相傳體內也可煉丹成仙
道教亦會令人想起道士煉丹。蓬瀛仙館署理助理總裁陳敬陽表示,除了可用鼎煉金丹外,相傳亦可以身體為爐,以人體的精、氣、神在體內煉「內丹」,以呼吸、意志為火,達到煉丹成仙的效果。該館的道德經壁便刻有道教太上老君所寫的14字養生經。
除蓬瀛仙館,導賞團行程亦有參觀在1953年建成的荃灣圓玄學院,院內雅石館展出奇形怪狀的石頭和樹枝,有多達2000件藏品輪流展出。圓玄學院副總幹事李家駿表示,希望透過展品表達着重自然,同時傳揚道教從不同角度欣賞事物的思考特色。
其實,道教祠堂的管理及營運亦隨時代改變,如蓬瀛仙館將推廣道教文化的片段上載YouTube,黃大仙祠亦在2010年引入新系統,在籤枝內置晶片,以便檢查籤枝是否齊全。
明報記者 黎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