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除豬肉價格近期節節高升外,北美牛肉供應亦陷入緊張,牛肉及相關牛肉產品零售價格平均上升15%至20%,碎牛肉、牛腩肉等熱銷產品每磅價位漲幅1元左右。華裔零售商家表示,為讓顧客更易接受牛肉價格上漲,已犧牲利潤,自行「消化」5%至10%的成本上漲,希望肉價未觸及顧客心理防線。
卑詩大學(UBC)農業經濟學家James Vercammen指出,加國牛肉批發價在過去五年中翻倍增長,從最初的每100磅90元到現在每100接近180元,「僅去年就上漲約三成」。
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公布數字顯示,過去一年中,每公斤碎牛肉的平均零售價從9.43元上升至10.44元,升幅達11%,而從2010年至今,碎牛肉平均零售價已上漲43%;牛肋排零售價則從每公斤23.89元上升至25.30元,升幅約6%。
肉品批發公司渡船市場負責人盧先生表示,北美是世界牛肉市場的主要供應方,出口地包括亞洲、俄羅斯及南美,三大市場今年來牛肉需求不斷增加;同時,北美牛肉養殖出現周期性的青黃不接現象,老牛屠宰過快,小牛仍未長成,牛肉供應緊張,導致整體價格攀升。
美國農業部四月份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西部及西南部出現乾旱,並開始向東部及北部蔓延;美國第一季度商業屠宰牛數已逐漸接近2008年來最底水平,而閹公牛及小母牛屠宰量已經達到1965年來最低。
列治文肉製品零售商Owen表示,牛肉價格上漲是整個行業的市場行為,供應商、批發商、零售商都無能為力。他的店舖為了不讓老顧客有特別明顯的「漲價」感覺,已犧牲利潤,僅上漲價位1成左右;「不少熟客都反映牛肉愈來愈貴,特別是雪花牛肉片、牛腩、牛筋等,我們也很無奈」。
Owen還舉例,不少商家現在將原本1000克裝的牛肉包改為750克,就能保持包裝上標註價格不變,「減少分量,不加價,也只能這樣」。
昨日購買火鍋食材的陸小姐表示,不太注意肉製品的單價,所以沒有明顯感覺牛肉價格上漲,但發現每次買肉開銷愈來愈多。和友人一同逛超市的招小姐說,有注意到牛肉價格上升,但仍處於可接受範圍內,「大不了少吃一點」。
大統華超級市場發言人黃民強認為,過去兩三周牛肉價格的確上升很快,但目前已趨於穩定,高出原本價位15%至20%左右,相信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太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