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快樂當然是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但有什麼方法可得到呢?其中一個方法是訂立好的目標。但何謂好的目標?根據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Jennifer Aaker和她的團隊發現想要得到快樂的話,目標一定要清晰和具體;相反,虛幻的目標不單很難令人快樂,甚至會令人感到更不快樂!
那麼,怎樣的目標才是具體的目標?舉個例,「我要生活得環保一點」,這是屬於虛幻的目標,試問你做了多少事才算是環保一點?這種沒被量化的目標,會令你彷彿努力了很久但還是得不到成效,因而感到無所適從,這反而會令你更加不快樂。但只要你將目標稍為修改成「我要每一頓飯都不剩下餸菜」和「我要將家中所有可循環再用的東西儲起」等,這樣你就能在短短一、兩個星期後發現自己已能達成目標,那你就自然能夠更易感到快樂。
其他的例子,還有若然你將目標定為「我想令身邊的人快樂」,你要怎樣做才知道自己是否達成目標呢?可能你已經做了很多事,但你仍然覺得不滿足,但只要你具體地將目標定為「我要令他/她笑」,這樣可能單是一個小小的稱讚或一個幽默的笑話就已能達成你的目標,那你就能清晰地體現到自己努力的成效,因而得到滿足感和快樂。
想要得到快樂的意欲每個人都有,但能夠得到快樂的途徑則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其實,只要將目標量化你就能訂立尋找快樂的路徑和方法,而且亦更能肯定自己是否經已成功。所以,下次再要給自己訂立目標的時候,別再說「我要成功」、「我要發達」、「我要快樂」……而是要說「我要晉升為CEO」、「我要擁有二百萬」及「我要經常都有笑容掛在臉上」等,這樣除了會增加你成功的機會,更重要是當你有了具體的結果,你所得到的快樂將會是遠遠比你只說「我要成功」、「我要發達」、「我要快樂」所得到的優越感及滿足感更多!
愛情上都一樣,別再期望自己的男朋友是白馬王子,應該具體一點,期望你男朋友上街前會整理頭髮,會剃鬚,會剪指甲,上街時還會替你開門,吃飯會替你付錢,拍完拖後會送你回家,然後還會補個電話跟你說晚安,這樣就非常足夠。
《星級專欄》逢周一至五推出,梁詠琪(周一)、森美(周二)、黎芷珊(周三)、陳慧琳(周四)與黃婉曼(周五)輪流執筆,以輕鬆、嬉笑怒罵寫出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及娛樂圈百態,與讀者分享藝人處身娛樂圈的真真假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