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管局各聯網白內障手術輪候時間差距大,排隊最久的新界西聯網需等22個月,擁有白內障中心的港島西只需2個月,輪候時間最短。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昨在立法會會議上強調,手術輪候1至2年合理,若輪候時間縮短,反令私家病人流向公院增加負擔。有立法會議員批評張的言論是推搪責任。
議員批推搪促加強跨網轉介
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昨召開會議,張偉麟說公院白內障手術的非緊急病人現時平均需等14個月,他多次強調輪候時間「在1至2年之間都叫合理」,因這些患者日常生活未必即時受白內障影響,若太縮短輪候時間,變相令私家病人流向公立醫院,增加公院負擔。
議員郭家麒質疑,港島西與新界西輪候時間「有何理由可以容許相差十幾倍」,當局應加強跨網轉介病人至輪候需時較短的醫院,或由醫生跨網做手術;另一議員黃碧雲則建議加快在其他聯網興建白內障中心。張偉麟解釋,跨網轉介參與率低,主要是部分病人為地理方便寧願排隊,也不願去別的醫院做手術,目前覓地再建眼科中心亦困難,當局暫未有此計劃。
黃會後稱,張的解釋似是推搪,難以接受,不可能因怕接收太多病人而不縮減輪候時間,而且不同聯網應平均分配資源,既然白內障眼科中心能有效縮短輪候時間,當局應加強此方面資源讓其他聯網病人也受惠。眼科專科醫生梁裕龍稱,一般白內障患者病情會在發病後3至5年走下坡,嚴重可致青光眼甚至失明,太遲亦會增加手術難度,建議平均診症後數個月至一年內動刀。